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台積電   宋志夫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宋志夫
班  別 東海長宏第九屆台中班PMP培訓專案07/05/06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07/6/22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1/27=4%】

一個人坐在台大語言中心對面的Starbucks,來回看了三遍的ITTO,總複習講義,十二點,上場前一刻,收拾桌上雜亂的資料,心裡想著的是,再四個鐘頭,只要再四個鐘頭就解脫了。

話說考PMP是我從聽到有PMP開始就想追求的一個目標,記得那是幾年前的事了,一直覺得管理職務對我這樣的程式設計工程師而言,是算遙遠的事情,但一直記得研究所的指導教授曾說過的一句話「你四十歲的時候,還寫的過二十歲的年輕小伙子嗎?」人在不同年紀,所追求的當然是不一樣的境界,或許這如同人資那段的馬思洛理論吧?即便曾經考過幾份專業認證,但PMP卻成為我一個像是長在一蘋果長在很高的樹上,難以擷取。

直到去年從紐西蘭旅遊回來,在那裡結識了現在的女友,才知道原來她的父親跟兄長都是PMP,但這倒不是我馬上想考的原因,而是部門內的另外一個好友鐙緯,談及他最近也在學PMP,我問到他在哪裡學的,他說道:「長宏阿!」,我說,該不會就是那位roger吧?這才曉得,其實大家都在同個機構上課。身邊多了考上PMP、準備PMP的同伴,若不下決心,怎能說是自己追求的目標,隨即報了名。

不敢說自己在結業後五天考上是否是能力過人,不過若當初不是麗琇在一通電話裡的鼓勵,其實我原本的安排,也仍舊是七月中旬上場,為了能夠趕上進度,開始規劃每天讀書的方式,漸漸的,我感受到下班之後回家唸書的那份「節奏」,也或許是平常生活作息已經很規律,所以每天晚上至少有一到兩小時的讀書時間,每週採用的複習方式,是全部複習的模式,也就是說,第一與第二週之間,看第一週複習第二週預習,第二週至第三週看第一與第二週複習,及第三週預習,以此類推,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每週增量,是否會難以消化,我想這是一種「逐步完善」的模式,看過忘記的東西,我不會刻意去背,因為下一週的複習還會看到,這時候就會提醒自己,用這樣的方式,幾週後,你會發現看講義的速度變快很多,整合以及架構後來變成我最少看的科目。事實上,準備第一次100題考試前,也僅在前一個晚上約兩小時看完十二本講義。

提早上完總複習之後,我並未馬上去看總複習講義,而是利用PMSUCCESS章節複習加上Lessens Learn加強弱項的科目,有了之前基礎,這段倒是還好,第二次100題的成績與我預期的高出許多。加上愛琴教練的建議,討論一下讀書的步調,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總複習講義則是留到200題之前。

上場前,恰逢端午節假期,利用假期末完成200題,其實在200題當中學到的到不是解題,除了知道實力之外,我想是讓我真切體會上場考試的那種狀況,為了能夠真實模擬考試狀況,也安排了跟考試同時間的時段,三個半小時,的確煎熬,不過這也給足我在上場前的心理建設。事實上考場環境反而較為舒適,為了怕託福口試影響其他考生,也配備了耳罩,所以我是全程帶耳罩考的,體力上比200題時稍微好些。

比較沒有分享唸書的內容,因為相信許多前輩已經提供這方面的心得,總結這次考試的準備,我想可以歸納一個重點,這重點,也就是「專案經理在達成專案目標時,應以主動和積極的態度,致力掌握與提昇專案績效」,其實準備並不難,別擔心自己漏了什麼,重點在於能夠隨著自己的節奏,朝向一個目標,逐步完善,以最短的時間發揮最有效的讀書效率,配合長宏的SOP都是可用的工具。

最後,要誠摯感謝長宏團隊這段時間以來的輔導,麗琇的鼓勵,愛琴的建議,以及組員的支持,roger、家祥老師、光明老師精闢的解說,好友鐙緯的協助,還有書瑜在這段時間的陪伴,謝謝你們!

tsmc Jason Sung, P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