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悌資訊顧問有限公司 張智明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張智明
班 別 東吳長宏第三十一屆台北班PMP考前14小時總複習專案8/30,9/5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09/10/7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4/5=80%】
|
該從何說起呢.....
去年(97)年底就在另一家PMP輔考單位上課,
其實老師蠻厲害的,也蠻會教的.
只是全英文的教材,
我當時也臭屁-自認留學過美國又在外商服務,
英文----一塊蛋糕的事,所以連報名時,考試的語言輔助都不選
可是老師說講義看完要看PMBOK,再看另一本英文輔助教材,
再看Rita,再看Kim........
考前3星期要努力做題目.....
輔考單位是有提醒我們要組讀書會啦,可是都是公司同事,大家也都......
也上了好幾次的總複習課程,大都以做題目為主.
為了趕在今年6月改版以前考,所以6月底硬著頭皮上啦,意料中事,慘敗而歸.
-------------------------------------------------------------------
沉寂了2個月後,覺得頭都洗一半了,不給他考過實在是..而且自己今後從事的工作都跟PM有關,無論如何,一定要過.....
以前聽考上的同事說長宏素有盛名,
再上一次,銀子受不了,所以就報了總複習班.
報完名,教材很快就寄來了.
教練也開始很熱心的要我們在總複習班上課前看教材及考100題.
第一次上總複習班是跟一般常態班一起上.
一進教室,大家真的是打成一片,跟我們以前上課的氣氛大不相同.
大家都很熟的樣子,而且每人信誓旦旦,在幾月幾號前一定要考過.
才上完6星期課,己經一大堆人報名考試的日期都己經確認了.
(這點我是有點疑問,報名時不是要填受訓單位及結訓証書號碼編號,
是開始上課就assign好了還是己經發了,要不然怎麼會有結訓証書號碼?)
重點是大家那種commitment的感覺很讓人動容.
我們這種總複習班本來就是以前就那種沒人管的,
不過謝謝北31的班代惠君,做人超好的,就告訴我們怎麼"共好"的時間地點.
共好? 是什麼碗糕?
其實就是一個超級版的讀書會,每週有一群已經考上的PMP學長姐們會回來跟大家分享準備的心得,該怎麼念,用什麼方法.....
每次考完100題或200題,教練也會指導該怎麼加強.
每週都會收到小組大家在網站中的章節測試及100/200題狀態.
用一比諭來說,參加以前的輔考單位像一個獨自參賽的馬拉松選手,一個人獨自打拼.
長宏這種做法像大家一齊打棒球,你幫我,我幫你.只要贏了,大家都有一面金牌.
考試前幾天又碰上芭瑪颱風來,每天看好次美日中台的氣象預報看看到底要改期到何時比較好一點.
好吧,分享一點個人的心得
1. 長宏心法是個好方法,人總有弱點.針對弱點觸類旁通,點到線到面.
我後來看到一個名詞,就會開始聯想這個term跟其他相關term的異同.
也會開始自己整理可以推導的流程&產出.
(像[DMPE]->WPI->[CtrlS.T.C]->WPM->[RP]->PR->[DI]->OPA)
考試時,大家都很緊張.可是題目就是會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
觀念一模糊,名詞搞不清楚,4個答案看起來都對.
所以養成一個習慣,看到什麼,馬上聯想跟他有關的東西.在準備的過程中反覆練習.
一個名詞可能出現在多個章節,每類推一次,就加深印象一次.
自己整理過才不會忘記.
2. 關連圖跟E-Learning對整個流程的了解很有幫助
我只上過E-Learning,可惜沒有機會看到Roger本人,當面謝謝他.
可是考前一個月我聽了很多遍的E-Learning,對整個流程的了解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輔考單位都不提供e-Learning,可是自己要體會真的很難.
謝謝Roger提供這個好方法.所謂提綱鍥領,這是一個好例子.
3. 總複習講義一定要看熟.
要考過PMP,每個共好過的學長姐都會這樣告訴你.
最後,
特別謝謝我們很體貼負責的教練又維,透過電話簡訊email不斷給大家加油打氣指導.
也謝謝拉我們總複習班五個人去共好的惠君班代,真是多虧 您了.
謝謝麗琇給我們的提醒,也感謝每一位來共好指導過的學長姐(雖然不知道 您的大名).
再次謝謝.
Robin張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