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遊戲橘子   黃若語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黃若語
班  別 東吳長宏第三十七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10/03/13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0/5/14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32/60=53%】

X泰人壽資訊部 黃若語 考上 PMP 心得分

我來自於軟體產業,從事資訊領域工作近10年。因為過去軟體專案的經驗並不是很需要或是確實的要求對專案進行管理,以致於專案往往隨著客戶需求變化而變更,最終由IT單位消極的承擔這種狀況;在台灣軟體產業的生命週期似乎重複上演因資訊需求蒐集不足,常常”失火了”、”救火隊來了”、 ”善後”;我一直在思索到底有沒有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方法或是工具,讓專案得以進行的較為順利,因此決定投資自己參與長宏PMP的培訓。

從開始蒐集資訊到決定至長宏培訓,我投入不少時間用以搜尋坊間很多培訓單位的相關資訊,也參與其所舉辦的課程說明會;同時我徵詢了數位通過PMP的朋友建議,他們都豎起了大拇指告訴我長宏真的很不錯,WHY? 因為長宏擁有豐富教學及實務經驗講師群授課,理論與實務並重;經過各種面向做出各培訓單位的優缺點比較和權重分析後,善用消去法,很快的得出答案就是長宏;當我完成報名繳費後我就有一種直覺,我一定能很從容的考上PMP! 從遇見第一堂課Roger自信的神采,以及這股共好的神祕力量,只要跟隨長宏心法,一切水到渠成。

也許大家會懷疑長宏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長宏的老師教學經驗如何? 什麼才算是一個合適的老師 ?舉個例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的老師可以照本宣科的講述,甚至解說艱深到難以想像,台下學生聽的頭昏腦脹、似懂非懂;但也有老師卻可以列舉生活或工作中的例子與情境,讓理論得以平易近人,引導學員很快進入狀況,進而讓學員更有興趣去接觸學習。

長宏老師所帶給我的啟示是:專案管理其實是一種生活思維, 當你可以把模糊廣泛曖昧的理論舉個生活中平易近人的例子,讓學員們能夠發出會心一笑(或是哈哈大笑),這就表示大家真的懂了..

長宏還有個比算命大師更神準的輔考系統,舉如e-learning資源、各章節例題、100題、 200題模擬考,系統自動化的去分析各章節實力,並精確地抓出九大知識領域中的強勢與弱勢,即時統計出每個人的實力分析以及最需要加強(最弱)的地方,立即提醒您該有的方法與步驟,同時輔導教練也會針對每個成員給予適當的建議.
專案管理的理論確如同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我的學習過程也確實如此,從對九大知識的好奇與新鮮,並對這些規則有種信徒般的崇拜,最終在現實裏處處碰壁,從而對現實與理論產生了懷疑(第一重界);再來一切有如霧裏看花,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迷失了方向,隨之而來的是迷惑、徬徨、痛苦與掙扎。但在講師指導下,開始用心地去體會理論和實務的差異,對一切又都多了一份理性與現實的思考,山不再是單純文意上的山,水也不是單純意義的水了。最後到了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一種洞察後的反璞歸真。專案理論和工作上的經歷,連結與積累到一定程度,不斷的反省,對專案工作、對自己理想的追求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追求的是什麼,要放棄的是什麼,這時,看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這山這水,看在眼裏,已有另一種內涵在內了。

專案管理九大知識領域,其實彼此間都有關聯;常常練習這些原則,它就變成自己的一部份;要是忘記,就打開來複習,你會發現自己做起事來更開心,而且也讓旁邊的人更開心。現在的我更有信心面對困難,不再只是抱怨,要變成“part of the solution”,成為解決問題的其中一份子。讓自己變成問題解決的一環,抱怨自然停止,因為事情已經開始解決了

萬分感謝長宏團隊以及我的共好伙伴們,這一切感激於講師們的細心講解加上班上的共好力量,讓我很快的就進入狀況並且融會貫通,這場培訓不只是對專業知識領域的精進與領悟,更在workshop中也體驗到來自不同的職場的經驗談,這個課程不只是取得證照,更是在職場上更精進與拓展視野的好機會。

相信自己、忠於夢想,全力以赴。在職場上,愈了解自己,絕對可以幫助自己發光發亮。這比任何skill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