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RC 李玉蓮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回首今年第一季參加PMP訓練及準備考試,彷彿過了很久般:考完試後忙於工作事務,連心得都沒有及時於考後三個月內完成:最近還是先生在累計PUD,催促著我快完成早已遲交的心得作業,才開始動筆回憶這準備的過程。
話說報名長宏,還是來自於先生已報名的動力,雖然我服務的公司一直在鼓勵我們去報名考試,但老實說能拖就拖,而且要找到至少連續二個月不能於週末出差,實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由於先生搶先一步報名,也好在上課時間於年初期間,出差頻率應該較低些,所以也接著先生的腳步報名了長宏。為了讓我們夫妻的行程都一致,還特地要求長宏分組時要將我們都排在同一組,這樣我更可以放心的全都依賴先生,呵~~
但在報名了長宏後,拿到一大袋講義後,居然發現自己懷孕了,這真是令人措手不及;身體的疲憊、不舒服實在令我想退掉課程;而且在未滿三個月前,這一直是我們夫妻的秘密,同組的人沒有人知道我的狀況。每每在下課休息期間,去完廁所回來,就跟先生報告說我又去吐了。整個上課期間深刻的記憶是,在又濕又冷的季節裡,沒有熱咖啡、茶(孕婦禁忌),配上不太合我胃口的便當,居然撐完整個上課期間。
到了臨近考試的期間,常常仗著身體的疲憊、記憶衰退,不想唸書,還是先生在旁的不斷刺激,全家三口(連同肚子裡的小朋友)一起唸書、看E-learning、考試、去讀書會、共好等,就這樣我們的小朋友滿三個月的那天,夫妻倆一起取得了証照。所以在跟家人朋友報告考試結果時,也正式宣佈我們升格當爸爸媽媽的好消息。這個寶寶為我們而言,可說是PMP baby, 跟著我們一起上課,還聽了Roger許多的e-learning 課程。
除了準備過程中個人生活特殊的經驗外,回首長宏對PMP專業訓練的過程,除了美國專案管理的理論外,也塑造一團隊,有共同目標的團隊,將共好精神放入學習的過程中;突顯出專案管理並非靠個人的單打獨鬥,必需靠團隊的力量與支持。我們小組在預定的時間內,10人皆全部過關就是一很好的例子。
以下為針對專案管理學習的過程中,摘要重點及心得如下:
專案管理各領域整合:專案管理中,唯一在做整合的人為PM,但整合牽涉到的層面相當廣泛與複雜,從起始、規劃、執行、監控及結束,其下各領域的42子流程如何互相影響及管理有全面性的了解。
溝通重要性:專案經理約花80%的時間於溝通,從辨識相關利害關係人、規劃溝通、發佈資訊等,愈是人數愈多的團隊其溝通管道愈加複雜。若將台灣與美國比較,此為很大的差異,傳統上熟悉的專案經理都是事必躬親,但很容易忽略整體的整合與溝通。美國的專案管理對於溝通領域,還發展出溝通管理計劃書,作為規劃溝通的基礎。
了解各種變更及其流程:專案管理於各階段若面臨變更如何處理,PM的責任是主動管理影響變更的因素,並防止不利的因素發生及誘導有利的變更發生,當變更發生時,先評估變更影響,同時再透過Change Control Board審核變更,並將連動的成本、風險、品質及人員等進行相關調整。
總之,此課程及取得PMP的心得為,專案經理最重要的工作是將所有流程緊密結合,將資源合理分配,達成專案目標。並且需建立團隊「共好」的精神,以發揮團隊綜效,並透過溝通將資訊傳達予相關人員。
最後,很謝謝長宏的專業訓練,也謝謝老公的鼓勵與陪伴,在這特別的一年,我們有了免寶寶,還一起考上P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