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黃士釗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這美好的一仗,我已打過.
首先謝謝文兵教練與我的隊友們,這一路來的支持與關照,特別是許多資訊的流通,回想起來,真是收穫頗豐.也感謝文兵硬是把我做第二回200題的衝動勸阻下來,建議我直接把錯的題目再看一輪,現在想想,我確實沒那麼多時間.
當今天下午答完200道題目,回頭計算自己mark了多少,一得到算出來的數字是43題,我心裡大概就有譜了,於是決定結束兩個半鐘頭的持久賽,勝負已定,沒review就交卷了.
我要說的是,事先的規劃與準備已決定一切,所以我不迷信臨場反應.類比了我在品質管理學到的,”實力是準備出來的,不是臨場出來的”. 我的策略一直都很明確,課前就算工作再忙,也要少睡幾小時把時間擠出來預習;課堂上再累,丟兩粒airwaves提神,把老師所有講到的值得記下來的,全部記下(同組的廷彰借過我的範疇講義,他應該可以為我作證我的筆記如何的鉅細靡遺)—最大的side effect是,經過週一到週五的疲勞轟炸,週六得嚼整天的airwave,週日整各下顎總是痠到一個不行;當然,唯一可以不熬夜唸書的週日,我跟老婆小孩總是找那種可以坐一個下午的小店,好好的溫書.
這是勤能補拙的部份.
在記憶與理解的抉擇裡,我在前五個禮拜,主攻可以理解的部份,輔以多唸幾次來幫助記憶,但是忘了就忘了,這種方法最明顯的結果就是,我再第一回的100題裡,時間管理是100%的答對率,在兩個禮拜後,教召前趕忙的第二回100提裡,時間管理整各崩盤到50%,但我心理篤定,這是藥記的東西忘了,到最後階段在好好的背一背,分數就會回來.在我整個準備的過程裡,大抵都照著這個方向走,實話說到最後當兵回來的這個禮拜(7/9~7/17),我才開始背ITTO,而關聯圖,平日只是理解,”知道有這麼回事”以及”為什麼有這麼回事”,至於”這是怎樣一回事”則是到7/16~7/17才開始背.
至於ITTO,個人的方式是不死背,而是化零為整,單一領域的先做歸納,再將跨領域的想辦法歸納起來.譬如說,以整合管理來講,我會在心智圖上補上:
”overall tool:”
專家判斷
這樣整個整合管理的TT,就搞定了八成,再加上用歸納與邏輯方法與例外註記做出
”overall input:”
專案管理計畫書
組織流程資產
企業環境因素(except 結束專案或階段)
其中專案管理計畫書自然不會是發展專案章程的input,這種想當然耳只要考試頭腦夠清醒就不會弄錯--以這樣的方式,我就搞定了八成的整合領域ITT,在加上之前就已經理解或記住的很basic的部份,整合的ITTO就十拿九穩.
再以專家判斷為例說明如何跨領域的記憶,同樣也是使用歸納,得出
必有之流程:
整合領域
起始階段
沒有之流程:
執行階段(except整合,採購)
監控階段(except 整合)
結束階段(except 整合)
規畫階段:
風險領域的2nd~5th有
含 "估算", "定","採購","辨識"的子流程,有
我就是使用類似的方法將重要的,跨領域的ITTO記下來.個人認為捉大放小絕對比一個個用心智圖(共19個子流程有用到)去記來的有效率,而且自己歸納的,記憶特別深—而實際上,今天也確實有問到專家判斷為哪個子流程的TT之類的問題.
關聯圖的部份,老實說我真的記不起來,所以是最後兩天在42子流程圖上直接把幾個比較重要的I/O關係用線連起來,直接記線的相關位置,考前說明時間,我用兩三分鐘把這幾條線從腦海中copy到計算紙上,得到的效果我非常非常滿意.
大抵是這樣,為了避免考試下午會瞌睡(我一直都有午睡的習慣),還特地前一天就到站前的YMCA住宿一宿,為的就是要讓自己有地方能在考前”午睡”--實際上是早上四點先起來唸,唸到十點睡到十一點當成是午休(使用發展時程的”提前”),果然,下午的考試一氣呵成,完全不需要吃巧克力喝咖啡等提神的方式.也順利取得人生第一張證照.
苦盡甘來,從今天起終於可以每天多睡點,多看點閒書了.以上一點點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