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張功玉
班 別 清大長宏第五十一屆新竹班PMP培訓專案11/5/21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1/7/11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4/50=8%】
|
聯詠科技 張功玉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2011/7/11,我通過測驗,取得 PMP 認證。
我承認,7/8 當老闆堅持要我去應酬而沒法回家作200題時,當下我有想掐他的衝動。
不過我也猛然想起他7/1那天從會議室被奪命追魂call請出來幫我簽audit文件的情景,所以我忍住了這股衝動。
我的PMP之路,一路都在和時間賽跑,一路上都有恩人。
夥伴們熱心安排讀書會,辛苦地場堪合適的現場,積極響應擔任導讀,讀書會現場還備有飲料!
夥伴們也會互相提醒 follow 長宏的 SOP,彼此盯催進度;更透過不同工具分享彼此心得互相釋疑。
就連最後準備報名時,夥伴們都還記得我的難處,報馬目前考場預約狀況讓同伴們能有所準備以調整行程。
因此當我不得不衝時(七八九月接連的出差行程),其實心裡是很忐忑的;不是害怕失敗,而是不想連帶影響共好的同伴們。但大家最終也都明白我的難處,轉而不斷地為我打氣給我信心。
於是我們明白,長宏倡導的共好,其實是作為PM非常重要的。
取得PMP只是達到了三環中知識的基礎,而態度才是影響績效的關鍵。
我相信,取得PMP只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以上是剛通過PMP考試當月所寫下的心得,因為字數太少而一直未送出;期間雖然一直想補足,無奈作為PM的感觸千言萬語一時語塞不知如何簡述,而延宕至今。這兩年多來,我經手的案子有失敗有成功,理論/知識/技能都不斷地內化成為經驗,然後再變化調整作法,而心得依舊。
專案成功與否,要掌握的因素太多,多半時候甚至還要再加上些”運氣”,"天時/地利/人和"真的不是老生常談。但無論專案成功與否,態度卻能決定身為PM能為正在負責的專案貢獻什麼,又獲得些什麼。知識與技能或許可以提供線索協助PM在迷惘時找到方向,但PM自身所持有的態度才是能在正確道路上堅持走下去的力量。同樣的觀念,Roger在第一堂課就有提到。也許有些人在當下不能體會,也許有些人覺得太抽象... 但相信經過歷練後,終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