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成建築師事務所 王進鵬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吳昌成建築師事務所 王進鵬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第一次接觸「專案管理」與PMBOK
自2007年8月接任一件興建集合式住宅專案管理案件(公共工程),便與「專案管理」結下不解之緣,在第一次專案會議結束後,業主代表(曾經是我的學生)問我是否瞭解什麼是「專案管理」?當時很直覺回答,這不就是「營建管理」嗎?結果,我這位「優秀」學生業主輕聲的說:「老師,這兩者是有很大的差別喔!」並告知我目前仿間有教授「專案管理」課程,建議我不妨去蒐集相關資料,當下的感覺還真不是滋味;回到辦公室後問其他執行過「專案管理」的同仁,卻也問不出所以然;而在一個偶然機會,在某雜誌上看到PMI台灣分會販售PMP訓練教材及報考PMP的資訊,我直覺得想「這不就是我要的嗎!」因此我毫不猶豫劃撥1200元購買此教材,當接到這本教材(就是PMBOK第三版),即迫不及待翻閱,可是進入眼簾的幾乎都是陌生的專有名詞以及非常繞口的中文翻譯文句,讓我在閱讀上感到非常吃力,更不用說要深入瞭解課程內容,幾次之後就將這本深藍色的教材就擱在我的床頭,當作催眠的好工具。學習專案管理也就在此停滯不前,而我也就在懵懂狀況下結束我的第一份專案管理工作(當然所幸有我那位學生業主指導下而順利完成)。
參加長宏PMP訓練
雖然第一次自我學習「專案管理」,可說是徹底失敗,但內心仍對其充滿著好奇。然而就在今年初,辦公室另一位同仁-林育珊(她也是本班考取PMP之一)私下向我詢問「專案管理」相關問題,並表示想參加長宏PMP訓練,而我的好友-高38期劉輝燦PMP也大力推荐,因此二人便毅然決然報名。當時我報名參加長宏訓練的初衷,僅是要學習「專案管理」知識或是技巧,至於報考PMP證照,並非我原先預期的,但就在第一週上課中,便深深體驗到Roger老師精心策劃的教學內容與技巧,整個教學架構,就像是在執行一個大型專案,言語之間也透露出,各小組及學員也應該將此學習過程,視作自己的小專案,這樣循序漸進課程安排與學習驗收成果,漸漸的讓每位同好都感受到「專案管理」的魔力,原來任何事情,都可以運用PMI的「五大流程及其42個子流程」、「九大知識領域」來執行與管理。這種感受讓我將考上PMP列為個人專案的「交付標的」。另外,也就在上完第一週「專案整合管理」課程後,回家複習上課內容,再回頭看看PMBOK,發現它竟不是那麼艱深難懂,這時更發覺長宏教學真是有點神奇。
驗收與衝刺
在確定自己參加PMP考試後,便研擬讀書計畫,希望能在結訓後立即考取,但從其他人口中得知,要考上PMP談何容易;所幸,長宏於學習過程特別安排「小組教練」與「讀書會」的制度,藉由小組讀書會與教練從旁指導來強化學員每週所學,並於第五週課程結束後,安排線上100題測驗來驗收每個人的學習成效;雖然我兩次測驗成績均不甚理想,所幸擔任共好團隊之燕風教練,建議我採Roger老師所創「長宏心法」來念書,首先找出自己的弱點,並由「章節測驗」錯誤之處,找尋正解,進而研讀講義與教材相關章節內容,按部就班補強各章節實力,最後再上線完成了200題測驗,當達到標準後,我終於明白Roger老師所說:最慢的路就是最快的路。雖然在這期間所耗的精力與時間,是我在任何求學考試或參加證照測驗所不曾有過的,但也就是這種扎根讀書方法,讓我符合長宏所訂上場考試的五個標準,最終而能順利取得PMP證照。
結語
長達兩個月學習,個人僅犧牲假日休閒活動與減少睡眠時間,然而這段時間,我的妻子全心全意照料整個家庭,讓我無後顧之憂,得以全力衝刺;另外我的共好團隊相互間之鼓勵,更是我讀書動力的來源,由衷珍惜這份情誼;感謝這段期間班務、課務的小妹妹們給予我們完整的後勤支援,讓我們有吃有喝,補充體能,最後更感謝總教頭Roger老師與長宏各位老師、教練,因為您們精心策劃的教學方式與無私的付出,除了讓我取得PMP這張證照,亦讓我一窺「專案管理」精神。後續我將以我所學,逐步完善我的工作及生活。謝謝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