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校畢業以來, 一直從事專案管理相關的工作, 雖然專案工作一直得以進行, 但總覺得似乎缺乏一個有系統的中心思想及有效率的工作方法, 對於團隊組建及經驗傳承方面, 的確沒有共通語言以至於執行的不夠完善。2007年, 是第一次接觸到所謂的PMBOK, 是當時一個由公司外部培訓機構於深圳所舉辦的企業內訓說明會。原來, 專案管理也是有方法論的, 那是在當時腦袋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 可惜當時有專案在身, 必須待在墨西哥好一陣子, 無法參加這個內訓。
2011年10月, 公司正在檢討未來新生意策略及組織結構調整, 這是將近10年工作經驗來, 首次呈現沒人管& 沒人理的狀態, 難得可以喘息一下並可以自行充電的好機會, PMP這個字眼立刻就閃過了我的眼前。因此, 藉著返台休假的機會, 找一個合適的培訓機構, 就變成了我假期中最重要的Homework 了。
由於自身工作的關係, 長期都不待在台灣, 因此, e-learning 及具彈性的上課時間是我在尋找培訓班的必要條件, 再加上一個從事人資工作學妹的大力推薦, 毫不猶豫的~ 選擇了長宏+ 數位學堂, 選擇了打通我專案管理任督二脈的導師。而我選擇的原因如下,僅供參考:
全程課程由Roger 老師錄製, 親自教授及建立五大流程及九大知識領域課程:因為我認為在學習任何知識時, 建立中心思想是最重要的過程, 尤其是短期培訓班, 一位夠資質的老師全程教學, 可以增加學習過程中連貫性, 整合性, 建立起的內功根基也會比較純正與完整。
完善的培訓系統機制:從預習, 正課, 複習的e-learning, 練習題, 模擬題及成績分析, 在即使不能參加實體課程及共好團隊的限制下, 仍能夠有效率的輔助學習及針對弱點重點加強學習。
課程教材:在培訓機構的選擇過程中, 當然少不了課程培訓教材的比較, 也包括了對岸的培訓資料, 大同小異的培訓教材, 鮮少吸引到我的眼睛, 但是長宏編制的講義, 確確實實可以讓你感受到長宏花的心思與用心。
彈性的上課時間:由於在台灣的時間有限, 藉著數位學堂的平臺及高品質的教學影音, 能夠有效搭配自己的時間學習~ 不過還是需要強大的動機與信念來支持信念為前提喔!
熱情及負責任的輔導教練與團隊:這是在參加長宏培訓後才感受到的, 即使我身在對岸, 仍然常受到麗琇教練與柔方老師的信件來督促及鼓勵, 這也成為無法參加共好團隊的我一股支持的力量繼續往前走。
最後, 在此寫下我自身的PMP 讀書歷程, 僅分享給所有無法參加實體課程的所有同伴:
1 ~ 2wk: 上完所有預習的e-learning及瀏覽完所有長宏講義(沒含總複習), 目的是建立PMP 整體架構的初步雛形, 在這個階段只有瀏覽沒有刻意記憶, 這時候的進度大概是三天看完兩本。
3 ~ 5wk:精讀有預習的e-learning, 所有長宏講義(沒含總複習)及練習題, 目的是預建立PMP 整體架構的雛形, 在這個階段盡力去了解建議內容及背誦記憶, 是最難煎熬的階段, 這時候的進度大概是兩天看完一本。
6 ~ 7wk 在數位學堂完成所有正課, 在這個階段, 目的是老師的講解來修正自己的中心思想是否有偏差, 有些口訣不但對理解PMBOK有幫助, 對考試技巧也有幫助, 甚至對於往後的工作實踐也受用無窮, 不過, 每天要上兩到三堂課, 真的是蠻累的。
8~9wk 複習所有長宏講義(沒含總複習)及練習題, 在這個階段對於講義裏面所有的內容及每個章節的重點都應當必須很熟了, 這時候的進度大概是一天看完一到兩本。
10thwk 背誦及記憶所有ITTO並且搞清楚來龍去脈並考100題模擬考, 在這個階段, 目的是把42個子流程所有Input, T&T和Output做了水平方向的理解整合, 完了就考100題
11thwk 做章節測驗並且落實長宏心法, 因為100題的結果還不錯, 所以這個階段念書念的比較沒那麼煩, 也在這時候開始準備了報考資料及流程
12thwk 返台確認了考試日期及完成200題模擬考, 這個階段…說實在已經念到爆煩了, 所以就去上了總複習課程。
13thwk 從確認考試時間到考試約定日, 大概有10天的時間,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 我的狀態是似乎再做題目, 邊際效用已經不大, 因此我在這個階段選擇了守成,每三天一個循環複習所有的長宏教材
14thwk 考試當天, 呵呵~ 就吃好睡好高高興興去考試唄!
在考試的過程中, 其實我還是蠻訝異的, 因為考試的題目, 好像都似曾相識, 但又好像沒看過, 在之前的30分鐘, 我只做了10題, 因為我常常必須把題目來來回回看好幾次來看懂題目在問什麽, 過了100題後, 題型的關係, 速度明顯可以提升, 最後仍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試。因此, 只要相信長宏, 把所有的PMP知識確實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必定水到渠成與大家共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