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通信電子資訊學校 楊禮峰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陸軍通信電子資訊學校 楊禮峰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心得分享
「PMP的捷徑,長宏」--(沒時間看的共好,只要看這句就好了,下面就可以不用看了)
在TED上有上千場的演講,你必須用二百五十小時才能看完,沒有人會想把它看完,其中看到的一場演說,其演講者認為每場TED演說都能用六個字做摘要,所以我的心得開場白即想用這六個字來寫,相信如果看完後,重點大概也就是那六個字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長宏志業,回想當時心中不免有個問號,是誰會不計成本及代價提供公關名額,這種豪氣是我無法想像的,經過一番考量,以不試怎會知道的心態報了名,而且使用「我一定要爭取到」的語氣寫了封信給Roger,雖然也被測試了一下決心,但我知道,機會是要用爭取的,不是等待就可以得到的,因此也感謝Roger的對個人提攜;而後續的整個學習過程,我只能以「感動」來描述,Roger的志業不應僅僅是Roger的志業或長宏的志業,而應該是台灣專案管理實務業界的志業,卻由Roger完成,這個志業充份發揮正面風險分享的力量。
在從家裡出發到考場的過程,不是擔心接下來的考試,而是在想要如何寫這篇心得,因為考上PMP對自己來說雖然是一個里程碑,但在長宏所體悟到的並不是只有PMP的專業,而是整個學習的過程獲得到的理論內化、感恩於課務及教練無私的奉獻、共好的相互鼓勵、感動於Roger無條件的志業對於專案管理實務界的提升,還有體會到專案管理最應該有的「品性」。
正式考試前2天才考了模擬測驗200題,成績68.5,差3題才能70分,而其他的幾項長宏檢測我都通過了,就一般人的風險轉移評估,應該再考一次200題,過70就有長宏的5000元保證,但我還是想以退無可退及背水一戰的心態去應試,因此放棄再考一次200題的想法,同時也因為想依照自己的複習規劃去好好把最後二天用來加強觀念的理解,甚至把所有的章節測驗全考完了,目的也在加強章節實力。
自己的專案管理實務應該算多的,完成的專案多達十個,總金額超過十億,理當在學習的過程是順利的,但是確不然,以前只是遇到問題就想方法解決就對了,什麼方法都沒考慮到,在準備的過程中,很多人也會用到自己從小到大讀書的方法,但是在長宏,不需要用到什麼方法,最佳實作就是遵從長宏的SOP,用的是觀念內化及長宏心法,不是讀了講義上了課,PMP的觀念就會內化在心中,而是在讀的過程中都在問「為什麼?」,而做錯的題目則是自己觀念和PMP不一致的地方,錯的答案是錯誤的內化,千萬不能只看答案就認為自己吸收觀念了,因為自己錯誤的觀念是根深柢固的,已經是內化的觀念,如果不使用長宏心法,在下一次仍是會錯的,因為長宏心法最主要功用在矯正你錯誤的內化觀念,所以它是最花時間的路,卻是通往PMP最快的路,不過操作過幾次便會熟練,其實也能花很少的時間完成的。
而長宏的共好機制則是另一個要讚許的,共好的同伴是準備PMP這條路上會一直熱情相伴的朋友,同時也能體會及執行PM所要做的團隊創建的歷程,在準備考試中也在潛移默化,實作與學習是可以一起成長的,這是在長宏所得到最寶貴的財富,可能也是往後最重要的朋友;而長宏也教我們要感謝及時,一考上的當時,我就先傳個感謝的簡訊給教練,再寫了一封信給Roger,在上班後就打個電話給當初推薦我到長宏上課的學長,感謝他熱心的推薦,這是長宏無形中給我們的資產。
說了這麼多,上面這些文字內容會讓人覺得長宏是一個PMP補習班?不,它當然不是,它在教學的過程中,用PMP的精神去淬鍊專案管理的觀念,過程中沒有講師在解題、沒有人在發放考古題,這是一個專案管理實作的教室,PMP考試的結果只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標籤,重點都在這學習過程中是不是能體悟到專案管理融入生活的真髓。
如果您仍存著猶豫的心態在看這篇心得,直接來長宏就可以馬上得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