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佳能企業   湯皓茹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湯皓茹
班  別 東吳長宏第七十六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2/09/16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2/11/2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13/52=25%】

佳能企業 湯皓茹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成為PMP到今天正好一個星期。然而這一切卻好像是一道拖長的曳影,長久以來深植的想望、和這幾週內化的觀念奠基,在時序的河流中溶成一片,專案管理的存在,就這樣像呼吸一樣變得像理所當然、時時刻刻。不但慢慢在工作生活中發酵,也在我不自覺間,更多專案管理領域的相關事物就這樣聚集前來。

很久以前就想要取得PMP。剛出社會時的第一份工作,在愣頭愣腦的狀況下,突然被我的前前老闆(當時還真是素昧平生)在求職網站撈到履歷,就這樣被丟進全然陌生的專案管理實務戰場。望著相見不相識卻要按圖索驥的甘特圖也好,或是當我所輔導的組織丟來大量的企劃書(往往還夾雜不明所以的SWOT分析圖等等)、還得模仿評委們有樣學樣的品評一番時,一邊伴隨著挫折感與心虛感,我也開始尋求一些自我提升的資訊。最後導向了兩個結論:一是我想運用專案管理在我未來的志業;另一是有朝一日我要紮紮實實的成為PMP。

PMBOK是一部理論架構嚴謹的論著。我也曾嘗試自力研讀,卻發現這套聲稱是「最佳實務」彙整的知識體,真要通透理解還需要仰賴正向力十足、又長於觸類旁通的導讀講師。之所以需要「正向力十足」,是因為我發現台灣的職場環境若要彌平理論與實務間的鴻溝,必須有接近信仰程度的正向力,才足以抵抗普遍存在於台灣職場的「理論與實務彷彿脫鉤」的似而非是心魔。而之所以需要觸類旁通,則是因為我認為PMBOK知識體是以系統架構與彙整見長,若沒有觸類旁通的連結技巧,空學架構等同進入一棟只有鋼骨樓板沒有裝潢的華屋,徒然望壁興嘆,不知道所在之處未來該是自居豪宅、還是庭園咖啡廳。無所適從。而這段期間讓我最為感佩的地方其實也正在於此:長宏的講師與整套輔導系統,都是全方位考慮到以上需求而面面俱到的。雖然不敢說課程結業、取得PMP後,就會瞬間飆升一甲子功力宛如新生,但是在方向的引導上,無疑是在險惡的環境之中,指出了一道相對好走的路徑。

為了計算專案管理實務經驗履歷時數,算算才發現脫離社會新鮮人已經是多久的事了。但回想起來,這些年在自己邊規劃邊逐步完善的過程裡,似乎也看到了專案管理可以套用的地方。比如說回顧這些年選擇優先取得語言證照與完備應用能力、再回頭補完專案管理領域,似乎就是一種不自覺的風險分析後,內隱在心中的決策樹的影響。不論如何,終於我站在一個樹立已久的check point上。感謝我自己的信心與堅持,也感謝成為我爬上階段性目標時,成為重大推手的、身邊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