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德霖技術學院   林樹豪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林樹豪
班  別 東吳長宏第七十六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2/09/16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2/10/29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2/52=4%】

德霖技術學院 林樹豪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暑假期間,因為接下來的新學期將教授二個班級【營建管理】的課程,我想充實點管理知能,所以參加了崇右技術學院企管系舉辦的【專案經理人123加值工作坊研習計畫】。課程中經由朱豔芳教授的介紹,方知「長宏志業」無償培育國家高階菁英的培訓計畫。我徵求開南大學洪境聰教授的同意,代為推薦,蒙Roger不棄,才獲得參加北76培訓的機會。

其實一開始我是抱著想系統化、全面性地了解並學習專案管理的知識,但對於是否通過PMP考試並沒多大興趣。畢竟我既非因為所服務的學校有強制要求,不是為了增加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也不是為了尋找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新思路,更非來此拓展人脈,甚至我也認同朋友所說的:「管理是一種人格特質,不是學就會的」。後來我收到一封Roger誠懇鼓勵我專心投入並積極參與讀書會的公開信,再加上開訓當日聽取用功隊其他組員的報考動機,讓我深受感動。我決定給一個自己都不能拒絕的理由,而這樣才能維持持續不斷的推動力。所以9/17我在FB上昭告所有親朋好友,未來三個月要專心準備通過PMP考試,不達目的,誓不中止。

在確定報考後,我完全遵從長宏的備考計畫和舜傑教練的提點。從預習、複習、參加讀書會、作長宏心法等,按照長宏SOP規畫的步驟和節奏實施。其中,尤其是作長宏心法和參加讀書會,特別重要。利用長宏心法能幫助我們記憶、鞏固、提高實力,如流程定義、ITTO、專案管理術語解釋,各主要流程有關細節、作用和來源,以及各種計算公式。通常我們對參與過討論的話題會有更深刻長久的記憶,參加讀書會與其他共好交流,既可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幫助發現自己思維中的盲點。在討論模擬題過程中不要鑽牛角尖。大可不必對某個說法甚至某個辭彙大做文章,然後對選項提出種種質疑。首先,模擬題不可避免地帶有題目作者的思維偏見,並不一定就能反映PMI的真實思想;其次,中文翻譯上的偏差更可能進一步增加了這種差異。討論的重點應放在弄明白題目考的是哪個知識領域,判斷對這個知識領域是否已經掌握,而不要拘泥於具體的答案上。

很快的,甚至可以說是不知不覺中,隨著課程結束,自然而然地100題、200題、總複習25題都一次就達到70分以上的安全應考標準。結果比預計時間足足少了一半,10/29就順利通過了PMP考試。我只能說:「Roger,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綜合整個準備考試和應試的經驗,我覺得PMP 考試不僅考察考生的專案管理知識,同時也考察考生運用專案管理知識的能力。前者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雖然要求掌握的知識比較多,但並不要求特別深入,而後者考核能力的考題則比較難一些,大多是描述一種實際專案管理工作中的場景,需要仔細分析之後再選擇最合適的做法。具體來說, PMP 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可以分為5大類,由易至難,分別是專案管理基本術語、計算題、專案管理流程定義、專案管理工具的應用和情境分析。

專案管理是一門從實務中發展起來的學科,相同的做法在不同領域中有不同的稱謂。PMI 開發PMBOK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統一專案管理術語,這類考題難易不一,需要熟悉PMBOK後面的術語表和縮寫。PMP考試中真正需要計算的並不多,大概10題左右,計算也很簡單,重點分佈在要徑、EVM、溝通管道等計算。要答對計算題很容易,只要看清楚題目,別答非所問就差不多了。

PMI 定義了42個流程,如果不熟悉流程的定義,會覺得這類專案管理流程定義考題異常困難。雖說記住這些過程的細節十分困難,但還是需要理解PMI的管理思想,至少記住所有子流程分別屬於哪個知識領域和流程組,以及每個過程所完成的工作,主要的投入和產出,最好還能夠掌握過程之間的相互關係。這時長宏的一句訣和關聯圖能充分派上用場。PMP考試也會測試對T&T的理解以及應用這些工具的能力。這類考題比上面幾類都要難,順利回答這些問題需要瞭解各種工具的使用場合和使用習慣,建議以PMBOK定義為標準,因為這類問題往往可能與平時工作中的做法有所差異。前述種種,就我考試的經驗,許多題目強調的重點都與PMBOK的附錄A有關。

有的PMP考題會描述一個現實工作中的場景,需要你仔細分析後選擇最合適的做法,這就是”情境分析題”,而且這類考題很多。情境題重點在於考察運用專案管理知識和技術的能力,涵蓋的面比較廣,通常也比較困難。我們需要熟悉專案管理知識、工具,也需要理解PMI的原則與慣例。徹底的長宏心法和讀書會討論均有助於我們掌握關鍵情境和判斷。此外有關職業與社會責任方面的考題基本上也都是情境分析的形式。

PMP試題有時會誤導考生。如果你覺得有多個選項可行,只要選擇一個最佳的;如果四個選項都不合適,也需要選擇一個最接近的。針對這類考題,首先排除不可行的選項,然後再基於PMI 思維仔細推敲。考試中最常見的情況是很容易排除其中的兩個選項,在剩下的兩個選項中選對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以前的考試中如果有些題目給的條件沒有用上,我們首先會懷疑自己做錯了,覺得給出的條件都應該有用的,不過在PMP考試中不要這樣想。只要能夠做出相應的判斷,可以大膽地忽略掉一些資訊。此外需要特別注意考題中的一些修飾詞,如最好、最早、接下來、不是、除了等等。如果在考試中碰到出乎意料之外、完全沒有頭緒的問題,不要在上面花費太多的時間,想得再多也沒有用,直接選擇一個看著比較舒服一點的選項就可以了。

感謝Roger、朱豔芳教授、許境聰教授、張舜傑教練、以及陪伴打拼的用功隊共好組員,沒有你們的指點幫忙,我不可能在記憶力嚴重衰退的中年,還能於如此短的時間完成這項自我挑戰。最後就以我通過考試後在FB留下的一段話做結:

成事去疾者一若制物。如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故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欲制物者於其細也,故曰:「圖難於其易也,為大於其細也。」今不負先前三月之約,倖成PMP者,圖易作細而已。雖成少許,不敢自輕,不有少許兮,多許奚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