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中華電信   李季鴻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李季鴻
班  別 東吳長宏第七十九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2/12/15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3/2/8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36/46=78%】

中華電信 李季鴻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起始階段(發展章程):
專案目的與目標:以最少的時間考取PMP證照
發起人→我本人
指派PM→我本人
專案完成期限:農曆過年前

時間管理:經過「估算活動資源」後,辨識出「念書的時間」是本專案最珍貴的資源及成本,在「估算活動期程」的部分,使用「參數估計法」,一天念兩科,希望1/28日就能上場考試,但由於「念書的時間」(資源)實在太少了,在不增加資源的前提下,對要徑進行了「資源撫平」,而使用「資源撫平」常常會改變要徑,所以原本預定1/28日的考試就順延到2/8日。

成本管理:
本專案對發起人而言,最高的成本其實是「時間」。在「估算成本」的階段,透過「三點估算法」評估,最樂觀可以在上完課完隔天立即考取,最可能時間是考完一週,最悲觀時間是考完兩週(每天背itto真的太痛苦了),在「決定預算」階段,根據專案章程的完成期限,決定以每天不超過1.5小時的時間成本,加上每天最多可增加半小時的「應變準備金」,以及把可以從事休閒的時間作為「管理準備金」,完成了「專案資金需求」。

溝通管理:由於長宏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教練機制,所以每次考試後的「績效報告」會自動「發佈資訊」給教練,節省了我在溝通管理上的時間,有效的讓教練知道我的學習狀況,隨時調整學習進度。

人力資源管理:長宏的共好機制,讓學員費常容易的「獲得專案團隊」,而團員間互相協助的精神,也讓「發展工作團隊」發揮得淋漓盡致,自然獲得良好的「團隊專案績效評估」!

品質管理:受到的時程和成本(都是時間)的限制,所以上場前並未做過「總複習20題」和「長宏200題」,因此,雖然在「執行品質管制」的部分如期順利考上PMP,output出「確認及接受之交付標的」(PMP證書),但是在「執行品質保證」的部分,曾經受到教練的「品質稽核」,詢問我何時要做「長宏200題」(最後因為時間不夠還是沒做了)。經過了自省的「流程分析」,發現其實讀書的方法還能夠在精簡(流程改進計畫書),因篇幅的限制,此心得日後再述。

風險管理:準備PMP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呢?當然就是花的大筆的錢和時間卻沒考上!沒考上這件事是本專案在「風險登陸表」上唯一的item,在作「定性分析」時,它的排序是第一;在作「定量分析」時,它的發生機率是0!(發起人情感上希望它是0),其實發生機率高達40%,因為在「執行品質保證」的部分,專案經理並未完成「長宏200題」。面對這樣的風險,因為無法轉移(這樣怎麼轉移?)、採取避免策略的話就是不用考了,採取減輕策略得畫要花更多時間念書,因此PM勇敢採取了「承擔」策略(至於是哪種承擔策略就不贅述了…)。

Lessons Learned:檢視本專案的「關鍵成功因素」,發起人認為,主要還是在於選對了教育機構,長宏系統化的教學,讓學習者有效的了解了PMP的架構,加上獨特的「共好精神」,只要依照長宏的SOP並加入共好讀書會,在團隊共同努力的氛圍下,必然可以有效率地考取這張不算容易的PMP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