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Parsons Brinckerhoff   林威宇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林威宇
班  別 東吳長宏第九十二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3/12/07_5th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4/11/12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44/46=96%】

這篇心得是在分享一個步入中年、記憶力不行、已經10年沒有用書桌、更不用說書房、晚上沒有自己的時間、白天和一般上班族一樣辛勤工作的中階主管(未正式授權)如何準備PMP的考試。

首先,上課、不缺課
上課的時候,你的腦子是一片空白是必然的。因為這個時候是你抽離家庭、公事的難得時光,而且你一時間不太適應。由於上課的內容和你的工作密切相關,所以老師講到有共鳴的地方,你的公事會一點一點跳出來,有時候你會思緒跳開個10到20秒,但是由於很快的將思緒拉回來,所以跟上老師講課的進度,還算是不太吃力。但是,當老師問到什麼流程用什麼TT、參考哪些資料、會產出什麼文件、它的上一個流程是什麼?下一個流程是什麼?腦子真的是很難啟動CPU,因為它的狀態只能寫入,尚不能讀取,對於能夠回答得同學,更是覺得真是神!這個時候不要擔心,自己給自己的任務是:瞭解每個流程、計畫、文件、產出…的定義和內容,建立專案管理的Database。這個時候老師常強調的mind map,正在一點一點的建立。

第2,隨堂考、模擬考,寫錯(含猜對的)的一定要把它在講義中翻出來看
因為會寫錯的(含猜對的)一定是關鍵的、觀念模糊的,下次出一定還是錯(不一定會猜對),因此,藉由模擬考試把自己模糊的觀念變得清晰,十分重要。也因為知道自己考上後一定不會再看PMBOK,所以要求自己一定要在考前搞懂各個流程、計畫、文件、產出…的定義和內容,是準備考試,也是專業的充電。落實長宏心法,才不枉花這麼多時間在長宏上課的價值。

第3,專案管理是”管理”,而不是”工程”
”工程”出身的自己,一直以為專案管理就是作專案的頭頭。在Roger和長宏老師的啟發下,激發了自己對於專案管理的重新認知和興趣,終於體會到:專案管理是”管理”,而不是”工程”。也因此,管理人、時、錢、品質,並且作整合,是專案管理的核心,建立自己能夠瞭解的mind map,才能真正為自己所吸收。

第4,重組自己能記得的47個子流程:整合、人、錢、品質
由於要求自己一看到題目,就要知道它在問哪個子流程。但是47個子流程,要如何在短短的1分鐘解題時間內,在腦中掃過47個子流程?對於從小記憶力不好的我來說,是一個最大的挑戰。我嘗試將47個子流程組合成幾個大類來和自己的PM工作結合:
1.整合:整合&風險 PM就是在整合和控制風險。
2.處理錢的問題:範、時、成、採  PM就是在掌控專案有關經費的問題。範疇、時間、成本、採購,都是處理在錢的問題。
3.處理人的問題:人、溝、利害 高階的管理其實就是在處理人的問題。對內有人資管理,對外有利害關係人(當然也含內部的),而處理人的問題,關鍵在溝通。
4.處理品質的問題:品質 品質的掌控其實是凸顯一般的專案管理和優質的專案管理最大的差別!

第5,考前溫習計算,默寫各子流程的重要產出、投入&工具
計算題考前沒算會忘記,因此建議考前將計算題再算一次,公式再默寫一次,利用通勤的有限時間,在腦中將各子流程的重要產出、投入run一遍,利用手機和平板,將ITTO轉成PDF檔,人家當低頭族,我們其實是在準備PMP!

最後,在1個月前預約考試
對於上完課後幾週幾週內就赴考的同學,不要羨慕,因為報名費很貴,特別是針對家中財務大臣不是自己的同學提出建議。但是,也千萬不能拖,因為如果沒有先預約考試,腦子永遠不會開始暖機。我的暖機時間大概是抓1個月,因為只有週一到週五有空(週末是陪小孩,不是小三)一天準備一個大流程,所以大概花了兩週將10個流程走一遍、所有作錯的題目看一遍,第三週自己出題、自己默寫,第四週開始製作考前小抄(當然不是要帶進考場),考前在考場就只瘋狂溫習小抄,進入考場後,利用前15分鐘考試介紹時間,將小抄默寫出來。

就這樣利用這些步驟,讓一個步入中年、記憶力不行、已經10年沒有用書桌、更不用說書房、晚上沒有自己的時間、白天和一般上班族一樣辛勤工作的中階主管(僅被賦予少量正式的權力、大部分應用PM的個人專案管理魅力),考取P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