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林姿馨
班 別 東吳長宏第九十四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4/02/15_5th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4/4/7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31/66=47%】
|
國立臺灣大學 林姿馨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Title: 在長宏快樂且專業地學習專案管理
數年前在校園中漫步,不經意瞥見校園佈告欄介紹專案管理的訊息,就此在心裡埋下了小小種子。後來因為工作關係,經臺大周瑞仁教授的引導,更進一步地引發我對它的興趣,因此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這套知識系統,並且取得證照。我很渴望學習這套方法論,然而在蒐集相關資料時,雖然很確定,但是心中仍隱有一絲不安,這份不安來自「我該如何吸收如防身武器般的PMBOK」,粗估讀過一遍PMBOK且自行整理筆記,加上熟悉考題資訊以及上班時間,至少需要半年,再加上中間可能出現「未知的未知」的風險,若經過QA後發現準備方法有問題,提出變更再來一次,前後必定超過半年,這…女人的青春有限啊! 於是在這樣的動力驅使下,花了點時間比較各方資訊,最後決定選擇課程規劃完善的長宏。
要能有效學習─學「到」且學「好」的第一個要素,便是有編製完善合適的教材以及專業有耐心的教授者 (團隊)。長宏的教材,統整五大流程,十大知識領域,每週搭配課前、課後練習,並細嚼課堂講義、心智圖以及關聯圖,以及模擬考的加持,這段時間猶如打通任督二脈,完全消滅當時因看到 PMBOK 後瞳孔放大,血壓上升的暈眩與惶恐。第二個有效學習的要素是學習環境/氣氛。報名後才知道除了一整天的課程外,必須參加每週的共好讀書會。一開始得知要參加讀書會其實有些抗拒,除了覺得週末全然泡湯了、讀書可以自己讀,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讀書會效果如何,因為在過去參加讀書會的經驗中,若是沒有系統性的規劃,不久便會淪為吃喝玩樂之類的聚會。但是在參加共好讀書會後,發現不僅有教練帶領著這群小羊往目標穩穩邁進,還有共好們互相交流支持、教學相長,於是參加半天的讀書會等於讀了一天的書。從此,週末上課、參加讀書會,與共好一同學習、抬槓變成令人愉快的事。至於第三個有效學習的要素,同時也是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個人積極的動機及持續的努力。
因緣俱足,很感謝這一切的人與事,感謝專業的講師群及劉開老師的鼓勵;謝謝課務及工作人員;感謝耐心的毓真教練,不論下班時間多麼晚,皆不厭其煩的為我們解答各種疑難雜症,擔心我們的學習狀況與進度,或是撥出額外的時間為我們補充解惑;感謝組頭Morris努力照顧每位組員且常讓我們享用高級美食;感謝第六組的每一位共好們,在有你們互相打氣交流,幽默開朗的氣氛下,渡過這精實快樂的兩個多月,和你們聚在一起總是很快樂,希望第六組的緣份可以永續。Yes, we can! 最後感謝這段時間支持包容我的家人朋友們,因你們而成就我。我愛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