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戴昌輝
班 別 清大長宏第九十四屆新竹班PMP培訓專案14/04/19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4/6/9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3/15=20%】
|
戴昌輝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各位PMP、準PMP:
大家日安﹗
<前言>
我對國際專案管理師(PMP)證照已早有所聞,卻不感興趣,直到一天參與某座談會才發現原來台灣已經有不少企業的中高階主管取得PMP證照了。從那刻起,我才開始立志要考取PMP證照,這也算是對未來職涯的一種投資。因緣際會之下,幾個星期之後長宏也在新竹舉辦說明會及開課,我總算選對了時間、地點,剛好那時也是我工作稍微不忙的的兩個月,能讓我好好奮戰。
首先我要先感謝講師們、教練們在課堂上講課及課後熱心指導,針對每位學員的學習進度因材施教、指點迷津,讓大家知道光念書而不做邏輯性思考或不做長宏設計的課前、課後、隨堂題目是不夠的。我也感謝學員們與我共同勉勵及課後互相檢討上課內容,因而對部份學習內容產生深刻印象,能得到一人獨自埋頭苦幹所無法獲得的成果,互動之後彼此之間也越來越熟悉了,這或許真的是專案管理學的集體創新技術或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的成效。
<以下是我上課和考試大致上的內容及心得>
PMP課種被歸類為專案管理10大知識領域:專案整合、範疇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品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採購管理、利害關係人管理,幾乎個別被編寫成1冊長宏專屬的彩色精美講義,以約半天的時間由不同講師輪流授課,專案架構、五大流程、倫理與道德也額外各以半天的時間及1冊彩色精美講義來對學員們講述一個專案缺一不可的5大流程:起始、規劃、管理、監控、結束。我和大家的學習方法是一樣的,課前在家用電腦觀看e-learning線上講義以及做指定的預習題目,上課則專心聽課。除此之外,我也和大家配合參加一案通撰寫活動(局部專案管理計劃書和局部專案文件)作為很好的實務演練,因此這種課程設計是考試和實務併重的,增添不少樂趣也增進不少學習效果。
4小時200題的PMP考試其實不像想像中的困難,一直做考古題也不是應付考試的唯一選擇,所以我們不做考古題而只做長宏設計的課前測驗、課後測驗、章節測驗以及15題、25題、100題、200題等考前驗收測驗,再針對做錯的題目從長宏講義和PMBOK手冊找出所有對應的內容來精讀,即「長宏心法」。只要對成本計算公式、專案5大流程、10大知識領域裡的47個子流程有所瞭解,且做長宏設計的100題測驗、200題測驗能達到70%以上,就有很大的機會考上了,不用特別折磨自己去背PMBOK的所有細節。我和考上的學員們都是瞭解各子流程重要原理、情境題解提技巧、成本數學計算,再加上考前每日定時復習,才榮耀地摘冠。複習時,我們偶爾也會拿著47個子流程的撲克牌來玩,取代呆板的填鴨式死背。
考試剛開始時,我是因為看到考試題目的措詞和任何一本書的題目不同而有點緊張,但做了十幾題之後就適應了情境式題目的措詞,非常平順地將我所習得的47個子流程知識及數學計算公式套用在選答上。實在是不敢相信我自己不用刻意花時間去死記47個子流程的所有投入、工具與技術、產出(inputs, tools & techniques, outputs或稱ITTO)也能順利通過考試。平常課後復習及「長宏心法」應用所產生的記憶印象真的已經足以應付實際的PMP考試了。
<考上之後>
我考上PMP之後不但在長宏獲得大家的恭喜,我的國際專案管理師(PMPR)電子證照在Facebook上的點閱率也比我任何一則發文高出很多,可見關心我以及認同PMP價值的國內外朋友非常多。只要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專心聽課以及聽從教練針對個人進度方面的指導,再加上考前每天持續複習專案10大知識領域和5大流程內容,不須要額外反覆做考古題也能夠順利考取PMP。現在我新的責任開始了,還要繼續學習如何將PMP知識落實在工作上、生活上,不要讓這張證照成為一張白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