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黃楚婷
班 別 東吳長宏第105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5/01/10_5th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5/3/9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20/31=65%】
|
宏碁 黃楚婷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雖然已經過了三個多月,但回想起來還是可以感受到考試那天的壓力與考完後的如釋重負。
ㄧ年前的暑假,Roger知道我的新工作開始擔任PM的角色,就特地介紹我去上課,那時候因為工作出差頻繁就一直延宕,直到過了半年發現自己在專案管理上有許多不足,才在年底認清該好好進修,下定決心報了今年一月底的梯次。
還記得才上完第一周的課,把甚麼是專案管理聽的懵懵懂懂,後面就有四五堂課程因為工作關係又沒辦法到場,一直很苦惱覺得自己應該沒辦法考過了,還好長宏的補課制度完善,花了好幾個晚上把之前漏上的課程補齊後,剛好能接上總複習的禮拜,最重要的當然還有組員跟教練的互相鼓勵才能撐下去。
「台灣的PMP環境真的很不落實」,這是我念完與考完PMP後的第一個感想,也覺得很可惜。在我的前一份工作我其實是負責一個app的開發,當時被掛PM,直覺地認為自己是product manager,但後來我必須跟出版社溝通需求,同時要跟我們的IT溝通去滿足出版社的這些想法且如期如職的交付,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角色同時也是Project manager,但回顧起來羞愧地發現當時很多的需求都是口說無憑且常被更動,都是因為沒有把需求文件化,範疇訂定完整,而導致專案一直延宕。
換到新的單位後因為有機會跟國外的同事接觸,一起做專案時他們開了一個共同的網路空間建立了好幾個資料夾,當時看不懂為什麼是這樣分類的,一直到上完了PMP自己拿到證書,重新打開了資料夾才突然豁然開朗,原來人家專案真的是這樣照著規則的做,管理專案的人甚至不需要有這個專案的專業知識,卻可以協調溝通各個單位的需要,依照時間去監督每個單位的產出,安排每周的PMO會議讓大家分享進度掌控全局。能夠看到自己在課本上讀到的內容被實際的操作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對於上課時老師們調侃的說我們學的這些PMP知識在台灣專案都很難用上也不免覺得有些失望。
最近又有機會換到新的單位和自己做一個專案,目前正在蒐集需求定義範疇,希望總算有機會可以把PMP的精神發揮出來,相信在Roger老師的努力下,台灣越來越多的PMP,以後我們也可以像國外的同事一樣,秉持著PMP的精神將專案做的更好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