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WOou
班 別 長宏第二屆高雄班PMI-ACP培訓專案15/05/16
PMI-ACP考試通過日期 2015/6/12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2/8=25%】
|
王柔方 考上 PMI-ACP 心得分享
對我來說......
‧PMP是專案架構、是ㄧ項工具,架起專案骨幹、框住大方向。
‧Agile是專案執行精神、是ㄧ種概念,提醒時時留意源頭/環境、彈性運作、定期檢視與修正。
如果你問我Agile如何? 我會說:上完PMP,更建議再學習Agile~~
◎ 多久回顧/對焦一次專案需求呢? ◎
● 專案執行過程中,總是變來變去,專案時程會變、預算會變、內容規格會變、指標會變、老闆也可能會變。 專案團隊們埋首處理眼前的變化,朝著年初訂下的專案目標前近,卻不知不覺歪了方向、忽略了當初成立專案到底是為了什麼。最後可能專案目標看似達標,原始問題卻未解決......
● 企業內/外環境也瞬息萬變,為期半年、一年甚至更長的案子,專案負責人更應該抓住源頭,從高點審視專案全貌或商業決策的全貌;有可能專案執行方向已需改變、也許專案目標需重新設定、甚或原始需求早已不在。專案若不能適時彈性調整,就只是耗費人力、物力與金錢罷了,淪為虛應故事、為做而做......
Agile的流程中,每個sprint開始前,產品負責人與團隊再次對焦當期的需求/執行目標及執行內容,產品
負責人可能根據實際狀況彈性調整需求及當期目標。 透過此會議,團隊可更明確了解客戶要什麼,也再
次對焦專案需求,確認方向正確並依據實際需求彈性調整。 (※ 產品負責人(PO) 在 Scrum 專案中算是客戶代表,是最了解專案需求的人。)
也許這種檢視與調適性改善的精神,納入專案流程中,除了定期檢視專案進度狀況、目標達成狀況,也定
期檢視及確認專案需求、方向是否已改變。~~千萬不要埋頭苦幹~~
在Agile中,類似這種的專案執行概念,也許PMP也有,但不是那麼的明確,因為PMP強調的是框架、是流程;Agile將流程內的細部精神點出,並將執行過程具體說明,讓人更容易記住。
若將PMP的骨架與Agile的思維融會使用,專案將會更有彈性也更容易切中目標。
◎ 專案經驗學習很重要,但要如何做? ◎
無論專案最後是成功或失敗,最後的經驗學習(Lessons Learned)流程都非常重要!
經驗學習除了有形的(專案文件的傳承/歸檔),還有無形的(專案執行過程的“眉角”)
● 專案結束後,各團隊成員互相交流分享,但回顧專案過程,成員要不是雲淡風輕,就是只記得不斷輪回的加班深淵。BUT....WE NEED MORE!該如何引導成員們分享更多過程中的困難或成功的關鍵呢?
Agile專案中的Retrospective Meeting,提供一會議流程(5個步驟),讓會議主持人可以一步步引導成員進入放鬆心情、進入分享情境。此外,每個步驟中,都有多種不同的Agile game,會議主持人可讓成員們透過簡單的遊戲,輕鬆的分享專案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與各人觀點。
在Retro Meeting的過程中,團隊們不斷提出自己的看法、溝通、討論、收斂,這是ㄧ個正向的過程,不但讓成員們互相交流,分享的內容可促進思考、凝聚共識、讓團隊更好!
Agile課程,學起來有點模糊(學的是概念)、學起來有點輕鬆(因為玩中學),來試試看吧!會有收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