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黃亦鈺
班 別 東吳長宏第111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5/08/16_5th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5/10/6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21/53=40%】
|
威強電工業電腦 黃亦鈺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藉由長宏的訓練來通過PMP的考試,我認為是一種很效率的方法。首先,講義的內容擷取了PMBOK的重點與精華,省去了直接閱讀PMBOK的繁瑣時間。再者,與濃縮重點的課本相輔相成的是,講師們經過設計與規劃知有系統地授課方式。搭配適量的隨堂考,讓學員保持緊張感,並刺激學員持續學習。緊湊的課程設計,搭配最後一周的總複習講座,也算是讓學員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可上場考試的狀態。我想長宏能夠在這幾年內培育出許多的PMP,並持續成為眾人的選擇,課程規劃與講義設計必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課堂之外,長宏的線上系統則提供了不同學習方式的彈性空間,而這會是我最推薦的一點。課前預習上,可藉由說明影片,建立該章節的整體概念,預習測驗則可用來評斷PMP的觀念與自身的經驗與想法是否有相衝突。在有此衝突發生的機會下,藉由測試來比對是一種快速的方法,有了整體概念的架構之後,上課時也比較能快速地吸收詳細的內容。
課後,則可藉由隨堂測試來檢驗學習狀態。而關聯圖的說明影片也可以派上用場,重新檢視自己對於該知識領域的理解是否正確,先能了解正確的架構,才能建立起個知識領域間的連結,我想這才是真正地建立起PMP相關的知識,現實面上,在面對實際考題的情境試問法時,也才能不慌不忙地與各知識領域或是子流程的內容相連結。
長宏安排模擬測試的時間也滿巧妙的,隨著課堂的進行,逐步要求學員進行25題、100題乃至於200題的模擬測試,漸漸地訓練學員對於考試系統的熟悉度,也建立了學員面對長時間線上考試的耐心與熟練度。保留有解答作為學員檢討之用,與無解答之試卷作為能力鑑別之用,也是很不錯的設計。另外,章節測驗作為備考時針對較弱的章節重新複習時作為檢驗也是很不錯。
在備考上,我個人比較重視的是「維持答題速度」。我認為答題速度的控制,會很直接地影響題數多時的答題狀況。就像跑長跑時要配速一樣,答題也需要配速,甚至還需要保留緩衝時間來面對可能的風險。我覺得這可以從一開始就強迫自己訓練。題數少且內容較簡單的隨堂考時,我要求自己一題只花30秒左右的時間,最後到了200題的模擬考時,我則是維持兩小時內要完成200題的第一輪答題,第三個小時則作為Review marked之用。如此一來,完成第一輪答題後可讓心情較為安定,重新Review不確定的題目時也比較不容易因為緊張而誤判。在這樣,Marked的功能熟悉與活用就變得很重要。Marked的便利性也是在題數多時展現,只要是判定需要再次讀題確認的題目都應該標記,在系統上則可從25題模擬考開始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