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尤O瑄
班 別 長宏第116屆高雄班PMP培訓專案16/06/26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6/8/26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6/16=38%】
|
長宏專案管理顧問公司 尤琳瑄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回想起拿到成績單的那一天,一切都覺得好不可思議......。
因為大學讀的是設計系,手指算一算,從我踏入大學到出社會工作一年,應該有將近六年的時間沒有讀過教科書,沒有考過試。因此準備PMP這張證照的路途對我來說更是辛苦與煎熬。
身為長宏專案的一員後,我才正式接觸到專案,也才知道原來以前每學期發表的project,畢業專題,社團活動都算是專案的一種。而在工作上,身旁的同仁個個都是PMP,因此他們都能將專案的手法應用在實際工作上,雖然一開始聽不懂什麼是WBS、利害關係人、R&R,但在耳濡目染下,也漸漸知道這些專案管理專用名詞。進公司後不久我就接觸到Renew PDU,也擔任客服好長一段時間,從一開始一通客服電話要講半小時,到現在三分鐘就可以解決學員的換證疑問,我時常在想:既然我比PMP們都還要了解換證,為什麼我自己不也成為PMP呢?PMP有想像中的難考嗎?
剛好,時機成熟,輪到我參加PMP培訓了。在一開始加入培訓時,同仁都不斷地對我心理建設:準備考試這段期間會很辛苦,要做好準備。一開始我真的有種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但越到後期我越感受到那份煎熬的感受。一方面是下班後還要強迫自己讀書,假日除了讀書會還要上課,本身就愛好自由的我,感覺好像被關在籠中的鳥,不能自由飛翔。但也多虧長宏多年建立起來的預習複習、五週十大知識課程、總整理和總複習課程、共好小組、教練制度、長宏心法與非常實用的PMSucess輔考系統,準備考試的路上一直都有明燈指引:
預習複習:因為預習時已經讀過一輪課本,並搭配例題測驗,在課程時才能更快吸收講師的課程內容,這對於非管理科系的我,是很大的幫助;當天上完課回到家,強迫自己就算再累也要複習課程,因為每週都有踏實的做好預習與複習,才不至於在結業後失憶的太快。
五週十大知識領域課程:每週由不同的講師講授兩堂知識領域,除了吸收課程內容,講師也會分享一些實務經驗,對於我這個職場菜鳥來說,是一大收穫。而透過講師精彩的講授並搭配編排用心的講義,還有workshop讓小組成員一起腦力激盪,加深印象。
總整理和總複習課程:其實上到第五週,雖然有複習,但很多內容都逐漸在我腦袋中消失,藉由總整理這堂課,快速的將五週課程進行重點複習;總複習課程堪稱考前的精華整理,藉由正普老師清晰的講解考試精華重點,總複習講義也是唯二我帶到台北考前拼命翻讀的講義,考完回來看到講義,不免得要膜拜老師,實在太神了!建議日後參加培訓的學弟妹千萬不要錯過這堂課程!
共好小組:我在小組裡是年紀最小、資歷最淺的成員,而在第一週就很榮幸的成為了組長!經由每週的讀書會開始跟組員們建立革命情感,每天也會在群組裡討論自己的讀書進度,互相督促,在目標設定時大家還約好要一起上去考(雖然最後是依實力分別上場),因為有共好小組,讓我在準備證照的過程中不孤單,有力量!
教練制度:感謝教練,每週都幫我們準備讀書會場地,也傳授我們理解ITTO的正確觀念,在我100題被打擊到時,跟我用LINE聊了好久告訴我補強的方向;覺得自己很幸運的,身旁也有許多長宏同仁協助,總教練幫我進行拆彈─找出我的弱科。也有同仁協助我釐清讀書的方式,在我最後的衝刺階段告訴我讀書方向,關心我的進度,甚至還在凌晨一點我做完200無成功pass時,立即傳授我閉關讀書要訣。
長宏心法:走最慢的路就是最快成功的路。翻開我的錯題去做LL,並用自己的話理解,並套用我腦中的人物進行小劇場,這個方法雖然比較慢,但是也因此扎實的把不會的觀念都扭轉了!
PMSucess輔考系統:除了每週都會進行的例題與隨堂考,幫助最大的是100題、200題模擬考,透過模擬考立即將我的弱點攤在陽光下,並搭配章節測驗補強,一開始的讀書方式太躁進,因此分數幅動很大,也十分挫折,難道我這十科都不行.......。但調整步調針對模擬考的分析去補強弱科,在最後一次200無,成功的pass,給予我信心立即預約考場準備赴戰場。
因為一路上有長宏為我建立起的信心,上場答題時,一點都不緊張,反而還因為抓錯答題速度,作答太快剩下很多時間回頭檢查,將四個小時用得一滴也不剩。因為要看分數太緊張,還拿作答紙遮住螢幕緩緩往上移動,考場人員可能覺得我太詭異了,立即指示我點選下一步,快速的結束,一直到出了考場領了成績單我才知道自己pass了!(我還很期待看到congratulations呢,齁!),一出考場,看到公司群組一堆通知詢問我的狀況,當下立即拍了一段成績單與雀躍影片回報喜訊!
準備考試的這段時間,很感謝長宏同仁的體諒還有鼓勵、教練與共好小組的陪伴、我的家人給我舒適的環境讀書,還有我的男朋友聽我訴苦,陪我演小劇場理解內容。考上PMP不是結束,我相信成為PMP的我,能使用所學讓工作進行得更順利,也能為更多學員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