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國立中興大學研究生   劉哲宏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劉哲宏
班  別 東海長宏第117屆台中班PMP培訓專案16/06/19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6/7/27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3/20=15%】

國立中興大學研究生 劉哲宏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長宏中117 劉哲宏 上榜心得

為什麼要考PMP&為什麼選長宏
其實要考PMP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相信只有先做好準備,機會才是你的。
這當中最要提起的是引我進門的公司前輩Kenny的大力推薦,他也曾是長宏教練。還記得那時候Kenny很直接的跟我說,之前上了許多課程,也考了些證照,PMP是他目前為止認為學習到最多,在工作上也會運用到的有效証照,加上他的國際性,讓未來可能國際職場上發揮會有很大的幫助。也因此,我選擇PMP為自己研究所畢業的禮物,也相信長宏能在有限的時間資源裡,讓效益發揮最大化。

考試期間的準備情形
加入長宏之後,在開課前幾個禮拜就開始被督促:填寫自介、SWOT分析、認識教練、加入Line群組、線上課程預習、當週課程預習等等,初窺了長宏對於教學的組織性。
還記得在SWOT分析時,寫了缺點為對於專案領域的不熟悉,不懂五大流程與十大領域,但在結業後的今天,這些都已經內化成反射性的知識了。
長宏對於教學上運用許多PMI的手法,像是利用前輩考上的歷史資訊,在教學上逐步完善,建立學習SOP、KPI等,然後透過Coach讓共好團隊啟動與發揮,很快的進入正軌階段。
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三個在課堂期間的準備重點:
1.上課前的預習 2.上課後針對驗收單自問自答 3.針對自己的弱點各個擊破
這三個重點其實就是長宏歸納出來的學習方法,看起來複雜,但實際上執行起來最省時間,也最有效率。
還記得在開課前曾對自己說過:把自己杯子裡面的水倒光吧!重新吸收、重新學習。也因此大膽用了新的學習方法來考PMP,最後也順利摘金。

關鍵上榜原因分析
很榮幸的成為本班第一梯考過的三劍客之一,比原本預計的時間早了一個禮拜,或許是因為教練的大力督促,也或許是身為組長的使命感,相信成為領頭雁後自己能發揮更多>
其實會提早上榜可歸功於以下三點:
1.平時不會落進度:
該達到的KPI就讓他在時間內完成,不多、不少、不鍍金,滿足客戶需求即可(顧客就想像成未來是PMP的自己吧!)
2.理解遠比背誦還重要:
PMP考題靈活性眾所皆知,至於活到什麼程度上場之後就能見識了!也因此理解會比背誦重要的多。但這也不代表理解就會比背誦還輕鬆,尤其準備到後期將五大流程與十大領域串連時,很需要時間讓自己了解其中的關係。這當中的訣竅,我使用Simon Sinek提出的黃金定律:why、what、how。
why:各流程組的清楚定義,為什麼需要這個流程。初期可以用一句訣,後期運用自己的話清楚表述。
what:流程組有什麼重要產出與投入。
how:流程組使用的技術與工具為何。
依序想過之後其實會發現這三者其實是一體的:知道流程的目的就會知道他接下來會產出什麼,為了要產出這些就會運用到相關的工具技術。

感謝的人
Roger一直強調,考上PMP不是結束,而是責任的開始。而我也知道有今天這樣的成就,絕對不是一個人就能獨自完成。

首先,要感謝的是家人與女朋友,他們奉獻了與我相處的多數時光(平日下班後的讀書準備,假日的讀書會以及課程)。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在背後大力的支持,也讓我非常順利的摘金。
也要感謝中117的夥伴們,我們一起學習,一起討論,在讀書會時又無私的奉獻自己摸索的心得以及技巧,真的很開心能結識這群好夥伴,以及一起成為榮耀的PMP。
感謝教練的協助,你們真是很好的PM典範,由初期的引導、中期的知識補充,以及後期的觀念串連,真的很感謝教練子在各個階段的協助,是我們的定心丸,也是我們的Coach。
最後,感謝長宏團隊,整個課程設計,從線上到線下,從個人SOP到團隊共好,你們創造出成功方程式,也達成Roger老師對於極力讓台灣變得更好、更有實力的願景。很榮幸能共與這個大業、一起進步與成長,讓台灣一天比一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