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楊哲瑋
班 別 東吳長宏第121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16/06/19_5th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6/8/22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34/49=69%】
|
朋博法律事務所 楊哲瑋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一、前言
在經歷一連串的PMP課程與考試的洗禮後,我試著將「專案經理花費高達80%的時間進行溝通。」、「起始、規劃、執行、監控、結束,是PMBOK所介紹的五大流程組」、「IPEMC就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等重要概念,套回律師執業實務中,實在是深刻的體會,律師需要非常多的時間與法院、爭端解決機構、當事人進行溝通,而一個案件的開始,律師也是需要取得當事人的委託書、委任狀(猶如專案章程的授權),才會開啟法律專案,透過事前對於資料的規劃,研擬處理的策略,再透過執行遵行擬定的策略,執行的過程中亦要時時監控與策略間是否發生偏異,該偏異是否需要調整後續的策略,不斷地逐步完善,最後再進入結案階段。整個專案管理的方法論與精神,也得以十足的展現於法律領域之中。
作為主辦工程爭議案件的律師,與專案管理的連結更加緊密,參諸工程案件之特性,期程冗長、價金甚鉅、內容繁雜,如何協助廠商殷實的履約,避免後續的期程延宕、增加無法請求之費用,都需要良好的專案管理技能,以下分就專案管理、規劃與律師在工程爭議案件角色定位之關聯,作逐一之介紹;另亦十分感謝長宏團隊所帶給我的正面影響,將於下面之篇幅與共好們分享。
二、就工程案件之前端規劃、管理而言
工程案件的標的金額龐大、契約期間較長,如何透過良好的時程管理,例如以實獲值管理進行時程現況之分析,進而作未來時程之預測,如發生重大之偏異,評估是否提出變更申請等,藉此避免違約,對於廠商而言,將可避免鉅額違約金的扣罰,對於公司資金之調度與後續經營自有正向之影響;對於業主而言,無論是供公眾使用之公共建設,抑或是私人設施,如期取得工作物合於契約目的的使用收益,使其產生效益,且避免結束採購後廠商的索償,進而須支出額外的資源處理(時間、成本),自亦屬重要。
而如何達成上開之目標,則可援用時程管理之工具與技術(tools and techniques),諸如縮程法(crashing)、快速跟進法(fast tracking)、要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等方式規劃合理之時程,再透過監控流程組的控制時程,定時檢驗時程基準是否符合實際執行之情況。
三、就工程案件後端爭議處理之規劃、管理而言
專案間的溝通與管理,即如何確保適當的專案資訊在適當的時間,即時的建立、蒐集及發布給對的人,而在爭議處理的過程中,律師將面對當事人、對造、裁判者(調解人、仲裁人、法官)等利害關係人,如何達到為當事人謀求最大利益的目標,則與利害關係人進行溝通、管理的技巧,將是重要的課題。
例如各個案件的期程安排,律師手上常有諸多不同的案子,必須花時間消化與整理卷證資料,如同多個專案同時進行時,須精準的控管時間的運用,作最有效的期程安排。又,舉與當事人間之互動為例,當事人多非法律專業,如何以淺顯亦懂的表達方式,使其瞭解案件辦理進度,並將裁判者的心證闡釋給當事人瞭解,並持續追蹤當事人對於案件的期望為何,其中,面對不同的溝通對象,必須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例如有些當事人習以電話聯絡,有些公司客戶需以正式書函往來,則應視需求擇取適當方式為之,俾維持良好的溝通管道,畢竟,裁判本就有輸有贏,但如何在輸的時候,仍能維持當事人的利益,並使其相信律師已盡了最大努力,則必須透過上開的管理、溝通技巧,始能達成。
四、長宏團隊的正面影響
長宏是一個富有執行力與意志力的團隊,從Roger老師、講師群、教練團,到負責的課務們,都讓我十分驚艷。出社會後,相信很多人不再想到自己必須接受堅實的考試訓練,所以在過程中勢必會存在著抗拒抑或想輕鬆以對的心態,然而實際接觸這個領域後,認知到要克服這個考試,需要征服5大流程組,147子流程,長宏團隊近乎洗腦式的鼓勵著學員,也讓我從一開始些微的抗拒「同儕壓力」,變成另一角度的思考,珍惜「同儕共好」。教練不辭辛勞的督促著我們,帶著我們漸漸找到這個考試所應具備的能力與思維,同組的組員們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傾囊相授,並且透過彼此之間的互相扶持、督促,逐漸從章節測驗、100題有解、無解、200題有解、無解,過程中不斷以長宏心法的逐步完善自己的觀念,最後從教練手中取得可以上場的下山證。畫面又回到考場中送出答題結果,聽著自己砰砰砰的心跳聲,所幸是可以在出來後跟教練報佳音、跟共好們分享自己的心得。
回憶這段過程,成果雖然不是「唾手可得」,卻因為長宏團隊的堅持,讓考上PMP變成「水到渠成」。我十分記得,講師們不斷強調:「你只要照著長宏說的做,拿到下山證,我就能保證你可以取得PMP。」當時確實讓我震撼,心想:「如果這單單只是一種行銷話術,那也未免太有自信」,殊不知,正因為對於整個考試的掌握度與課程規劃的縝密程度已經十分足夠,才讓長宏敢許下這種保證,身旁的共好們也一個接著一個取得PMP的認證。至此,我才知道,這不是行銷話術,而是長宏團隊傳達了一個重要的概念,當對於一件事情極度的堅持,並遵循著規劃逐步執行之後,在績效符合預期的情況下,結果就會水到渠成,「雖不中,亦不遠矣」。
行文至此,還是心懷著感激,也有感在出社會後,能夠體認到一群堅持理念與懷抱志向的團隊,是真的能夠帶來些正面的改變與影響,為成果的良好發展,奠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論
專案管理是現代各領域間整合所需的重要能力,透過先期的管理,體系性的規劃,避免可預料的風險,也降低無法預測的意外發生時,所生的損害。運在營建工程中,良好的營建管理能力,能使廠商對於先期規劃設計的有效掌握,作有效率的資金、人力調度;履約過程中能據專案規劃內容殷實履約;業主亦能對進度有所監督並且適切就其需求與廠商溝通,進而完成工作。律師的角色正是不斷的處理著大大小小的專案,如能善用PMBOK的專案管理技巧,適當的導入各個法律工作,相信能為工作的品質與效率,帶來正面的影響。
而長宏團隊的意志展現與理念堅持,亦讓我深刻的體認「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 )」與「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s right)」皆有其重要性,循著正確的規劃,在設定好的目標下做對的事,接著把事情做對,最後得到好的結果,結束後再做經驗學習(果然專案管理走火入魔!)都能為下一個出發,找到更堅實的奠基。
綜上而言,我認為專案管理與其說是一種知識,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讓我們能在各領域專案或類似專案的案件,自起始到結束,都有一套思維可供遵循,逐步建構合適的方法論,據以執行、監控反思,不斷的完善其內容,並產出符合要求的「標的物」,而這種思維,如能確切的落實,亦能有效避免目前台灣社會諸多不按規劃行事、得過且過的陋習,為社會的進步貢獻正面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