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   孫禎罄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孫禎罄
班  別 TKB數位學堂長宏第138屆六版PMP培訓專案(全修班)_天天開課,彈性學習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18/8/16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1/27=4%】

好市多股份有限公司 孫禎罄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PMP國際專案管理師這張認證在3年前就一直很想拿,但是這個目標一直放在腦海裡,直到今年八月,總算完成這個目標。

PMP專案管理師在台灣的知名度、含金量很高,尤其每個公司甚至是政府一直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專案,如何管理專案、執行專案、完成專案等,有了這張證照是個好的談判籌碼,對我而言也是個自我實現的開始。

我報名的是數位學堂課程,總共花了不到45天就取得認證。 選擇數位學堂的好處是我可以彈性地運用時間,但壞處是少了跟老師直接面對面及共好團隊的凝聚。不過長宏的輔考系統、教材等基本是一樣的,因此也更讓我確定數位學堂的選擇。

基本上,長宏在培訓PMP的專業經驗及知識其實在第一堂課就能感覺得出來,雖然並不是直接跟老師面對面,但這些課程都是2018今年所錄製的課程,從版本的維護及趨勢的更新,我是個注重細節的人,從這裡我能看出專業與細心。

雖然,當下拿到厚厚的PMBOK跟十幾本講義時,我真的很遲疑自己真的能在45天內考到嗎?
結果是可以的,只要下定決心並遵循長宏多年培訓多位PMP的經驗與步驟

我是系統性學習的人,這種方式的學習不僅能融會貫通,尤其在應付情境題的題型時,更能用系統性的方式去思考選擇正解。

10大知識、五大過程在長宏的幫助下讓我不斷地收斂,由廣到深一步步內化。

基本上我在準備PMP的過程可分為:課前、課中、課後、考前、考中、考後
而我的資源則包含:長宏的補考系統 (e-learning、系統關聯圖、例題、章節測驗、模擬考題等)、教練的摘金里程碑等

課前:從零到一
對於數位學堂的學生來說,不知道該如何準備-應該是大家共同的問題(尤其是看到PMBOK跟一箱講義時)
也正因為如此,長宏培訓資料夾裡的里程碑注意事項等就是很重要的資源。
課前落實“預習”,這幫助自己在完全不懂十大知識及五大過程的狀況下,開始摘金目標的第一步。

課中:從無到廣
只要課前有落實“預習”,並且完成例題。這幫助自己在原先弱的觀念能在課堂上得到解答及補強。
而幾次後會慢慢抓到自己的念書方式,並在牛刀小試25題後,再來驗證、調整學習方式。

課後:廣到收斂
課後一定要落實“複習”,並且完成隨堂考。這幫助自己驗收課堂觀念是否正確,再搭配關聯圖,原先看不懂再回頭看,會清楚很多。尤其課程的準備,除了十大知識的課程外,長宏還有十大知識總整理級總複習。讓原本拆開的知識,重新連貫在一起,開始收斂跟連結十大知識至五大流程裡。

考前:全力衝刺
完成總複習課程後,基本上就是兩件事情:做題目跟十大知識串聯
題目:與其做得多,不如做得巧。我自己在考前

花了49美元買了PMP題庫,原先擔心題目太少,但事實上光長宏的題庫及章節測驗就足夠。而一次一次的模擬考題從25題>100題>200題 慢慢增加強度且漸漸抓到應付正式考試的節奏及速度,尤其做錯的題目,再回去補強,基本上足以應付PMP考試。

十大知識串聯,在正式考試前,十大知識的串聯我從20-30幾頁,到考試前只收斂成1頁A4紙。
收斂到1頁時,其實離正式上場不到一個禮拜,不過念得多不如念得精準,我評估自己只要基本分拿到就能順利摘金。

考中:心平氣和
200題的考試,就如同前兩次的模擬考歷練。按照自己的答題速度及經過上千題目的答題技巧,自己就能掌握題目而不是被題目掌握的人,雖然有些情境真的很難去判斷,但是PMP考試有時就是選擇相對次佳解,這也是教練考前給我的觀念之一。
有這個心理建設後,就比較能心平氣和去面對題目及選項。

考後:目標達成
回頭去看這一個月半的成果,準備的過程真的很辛苦,尤其數位班感覺自己是一個人在奮鬥,沒有讀書會沒有共好團隊時,其實很焦慮自己的準備方向到底正不正確。不過當一個一個摘金里程碑達到並向前邁進時,這種焦慮感就會少一點甚至到最後的心平氣和到成功摘金。

回想準備的過程,自己曾是迷惘不知道該怎麼準備的人。能夠順利摘金,長宏的專業及輔考系統幫助很多,尤其是長宏麗琇教練,不僅是在履歷的審核上,還有準備PMP考試上都非常有耐心也給予我非常多的建議跟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