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游心瑜
班 別 第154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20/06/14_6th版_周日班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0/8/4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6/62=10%】
|
約莫兩年前因緣際會得知PMP證照,但想到才剛完成可怕的企管碩士畢業論文,就完全沒有再唸書的動力,直到今年初,大學社團的學妹報名了長宏的PMP課程,看他一路努力唸書、備考、考上,然後聽他不斷說服(碎碎念),要我相信這過程雖然辛苦,但至少過程中有許多人(講師、教練、組員)的相伴,痛苦中還是會有所樂趣,因此,我便在沒有比較其他單位的教育單位資源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報名了長宏,縱使在報名後以及上課、備考的過程中,不斷質疑為何明明沒有人強迫我考證照,但我卻要這樣整自己?!
對我而言,唸書不是件很難/痛苦的事,但我是個很隨性的人,因此便很感謝長宏縝密的規劃,以及教練跟讀書會的同學們的PUSH,讓我能夠順利地在時間內做完該做的事、達成目標,也很感謝他們的經驗分享,補足我因為沒有硬體開發經驗、沒有對外開發經驗的不足,也謝謝他們耐心回答我奇奇怪怪、有時又有點蝦的問題,讓我能理解PMBOK究竟是在寫些什麼。雖然,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我們這一組老是不正經地吵吵鬧鬧,但真的很感謝有這群人的陪伴,唸書的苦悶中也多了點樂趣。大家報考的原因不盡相同、目標理想也不同,但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們就是一道道讓自己有機會接觸不一樣生活視野的窗,也讓自己有機會去思考,未來自己或許還能夠再做些什麼。當然,還是感謝我們組耐心的輔導教練,我多次懷疑他會不會帶我們這群不受控的人帶到懷疑人生,但也感謝他奉獻的精神,讓我們能在吵吵鬧鬧的過程中跟上進度,完成這個對很多而言都不想再重複第二次的過程。
專案開發對我而言並不陌生,但在作業的過程中,總是覺得少了點能更堅定地說出些「為什麼」的理論基礎,好像在前輩的教導下,知道得注意這些事,但卻無法說出個明確的道理,而這個道理或許便是PMP存在的目的。雖然我無法說自己完全理解PMP的精髓,也尚未有機會完整實踐所學的內容,但像Roger說的,人生充滿著各種的專案,除了工作以外,日常生活中還是有許多「專案」等待著我,而在默默之中,便能發揮所學的知識,留意到可能會被遺忘的細節,而這或許就是PMP對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