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艾科維股份有限公司   張尚文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張尚文
班  別 第155屆台北班PMP培訓專案_20/07/25_6th版_周六班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0/9/14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19/63=30%】

算算我離上次認真唸書應該已有20年了,歲月在我身上沒浪費到,它讓我的腦RAM隨著日子日亦變小,因此在我聽到5大過程、10大知識領域、49個子流程及其ITTO時,我頭都炸了,我在思考,我真的有法拿下這個目標嗎?還記得在第一週上課前的週日,我們第六組在婉琳教練帶領下,就已超前部署地完成了第一次讀書會了,結束後,看著家中躺著的一大包書,還有教練及麗琇姐在群組中丟出的一堆影片,大大打擊著我的中年腦。

老實說一直到第一堂課後,我還是抓不到PMP考試在幹嘛;因此我思考,這麼多資訊(含每週課前發的粉紅單子)可以這麼系統性(SOP似)地給出來,一定有其道理,當下我和自己說:「不熟的場子別逞強,先按別人交代的開始。」所以我當起了乖學生,只要是群組中丟出的影片,都儘量點開來看,我發現其實內容重複不少,但也幫助我了解了即將面對的考試是什麼。當然也體悟出,為何長宏是我 Survey 4 家中最貴的了。XD

首先,長宏的輔考系統超級強大及豐富又系統化,你的學習歷程「它全都抓」;前5週的課程中,我乖乖上系統執行「課前影片觀看」->「課前試題測驗」(就是裸考)->「課後複習影片觀看」(很重要的 Overall 複習)->「課後試題測驗」(雖然在課堂上已做過一次,但我不是那麼快速可進腦的人,複習後再進系統執行一次測試),每個知識領域還有其他相關影片可觀看,這些我都會要求自己要完成一次;透過這個過程,雖然耗時,但也確實讓我更了解每一個知識領域的內容,也透過理解、內化讓新知識進入腦內儲存。

還有還有,一定要提一下第一週上課後的震撼,早上 Roger 老師先是用高鐵般速度帶我們完成了 framework,下午再用飛機般的速度完成了 integration,6:30 下課時人都虛脫了,所以我要求自己在週日一定要針對講義中不懂處,再聽一次錄音檔,確認沒因課程中晃神而錯過任何內容。

當然隨著一週週的上課及讀書會,我的腦RAM果然沒讓我失望,依舊維持著自我本色。T_T

不過還好,長宏應該有考量到我們這種快速FIFO(First In First Out)的腦,在各週過後,都催促著學員進行著相關測驗,從第2週後的25題、第5週後的100題有解、過70分的100題無解、第6週總複習後的20題、200題有解、200題無解;在這些重要 Milestone 的確認點中,重覆地檢視自己準備的狀態,並配合LL的進行,再搭配章節測驗確認自己是否真懂了;如此的學習模式對我非常受用,因為我可以很明確知道,接下來準備考試的策略是否要調整。

老實說,真正令人焦躁不安的是在上完5週課程後,透過100題有解測驗,發現自己所有的理解都是片段的,完全就是段考(小範圍)OK,會考(全範圍)KO 的情況,這時只好聽從教練建議,耐住性子回頭好好執行長宏心法 - 翻閱 PMBOK,還不小心在這過程中發現,在有了課堂輸入的基礎後,此時重死人的 PMBOK 其實還蠻賞心悅目,因為它很詳細地說明了,你可能不清楚的概念。

最後不能不提「共好」的讀書會機制了,在我們心情混亂、急躁、不安時,同組的學員絕對是最好的安撫夥伴,最後能 PASS 考試,更是因為小組中針對各個題目的集思與討論,我每次都會把握回答組員提問的機會,因為我得透過回答別人的題目來確認自己是否真了解了,當然也透過提問來更加深對該議題的了解,這樣的互動、互助學習,才是真正的直輸腦內的營養針呀!

很幸運自己在第 6 組中,有一位不厭其煩的教練,一直一直如媽媽般地照顧著我們的學習,還有無私的組員,彼此分享著自己的心得與學習眉角,在中年還能這樣執行一輪學習,真是太有意思的經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