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0
ProName2=PMI-PBA
Scategory=10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Air Liquide Taiwan   劉宇謙 考上 PMI-PBA 心得分享
姓  名 劉宇謙
班  別 【TKB雲端課程_在家上課】長宏第10屆PMI-PBA國際商業分析師培訓課程_上課期限為報名繳費起三個月
PMI-PBA考試通過日期 2021/7/10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3/8=38%】

去年考上PMP後,瞭解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專案管理,而心裡就更好奇專案前期發展,是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專案進行?也就是所謂的商業分析,造成再次下定決心考PBA。

我個人認為,PMI-PBA最重要的核心是落在D1及D3,這兩個領域的內容也造就與專案管理最大的不同。D1描述的在遇到一個問題或是機會之前,先別急著下定論該怎麼做,而是應該蒐集好相關的資訊,一邊分析一邊下結論,直到組織都能同意最適合的方案為止。這一系列的方法學,從辨識問題機會到分析原因,再來探討所需要的能力,最後評量組織現況,得到所需能力的落差,再來經由一系列可行性分析後,排序最適解決方案,最後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這樣的步驟不僅確立問題方向,也能找到最適合當前組織的解決方法(同一個解決方法必定不能適用於所有組織,都必須再考慮組織現況)。

至於D3在講的是引出與分析需求,這也是PBA特別的一部分,講述在面對已經確立的問題,針對利害關係人,進行需求的引出,這也在實務上是非常重要的,我特別喜歡PBA將優點與挑戰都寫得非常明白,這告訴商業分析師,應該如何進行動作,以及當遇到困難時該如何解決。其實不是只有在做商業分析才需要引出需求,其實任何一個職位都必須懂得如何正確的引出他人的需求,並在其中選用適當的溝通技巧,得到有價值的答案。後續一步是加以對需求分析,這一步也非常有幫助,基本上來說,學習到各種不同能夠將所蒐集到的需求做分析或是歸類,在專案有限的時間內,選擇利益最大的前幾個先著手執行(實務上來說也通常是這樣,因為不可能在一個專案做出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所有需求)。

雖然我的職業並不是軟體業,不能完全應用五大領域所有的知識,不過學習到前端怎麼辨識好的專案,以及如何正確的引出需求,也是在各行各業都必須要經歷的,值得再一提的是,再專案結束後,其實也是專案的關鍵,在PMP當中學習到了該把經驗學習以及歸檔的動作做好,但是PBA更提醒,完成後必須要回頭看當初在商業企劃案的論述是否是相互映證,例如像是成本效益分析,如此一來更能夠抓穩組織的節奏,也等於是在幫組織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體檢,後續再利用上新的專案開發,一次又一次挑選出最正確的專案,讓事情一次又一次的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