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楊宗翰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楊宗翰
班  別 【TKB雲端課程_在家上課】長宏第158屆六版PMP培訓專案(全修班)_上課期限為報名繳費起三個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1/7/23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5/48=10%】

從事生產管理工作多年,之間不乏做過許多大小不一的專案。但在歷經許多推動的經驗,心中「有在管理,但管理方式不太明確」的疑問越發強烈。專案邊界可以忽大忽小嗎?沒有明確細部時程的開發專案也能推動嗎?累積種種困惑,讓我想藉由PMP專案管理師認證過程,一次性解決我多年來心中最大的糾結-專案是否有一套邏輯性、系統性的展開及管理方式可依循?

答案是,有!這門管理技術,全囊括在「美國專案管理學會」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指南《PMBOK》,一本厚達700頁的專案管理的「天書」中。老實說,憑我自己能力去讀,我不止無法考過考試,累積對專案管理的認知只會更加偏頗。但幸運的是在台灣有位名叫Roger的老師,擁有豐富的專案實務經驗與熱誠,創立「長宏專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以先分解、層級傳授,再整合融貫通的方式,教導有志學習專案管理者,如何有效率且能充份理解的學習這門知識。於是我才能站在這十多年經營的巨人肩膀上,輕鬆學習;不需要花長時間從頭摸索、逐字理解、組織架構。同時它是全世界少有的專案管理教育機構!更特別處是長宏在課程中多次提及反對為考證照而讀,不斷強調固然考證是目標(成果、量化),但學習專案管理的過程才是目的(動機、抽象);因為此門知識,最終是要反饋於工作上,能否帶給自己啟發,於專案發展過程中,引入何種專案工具與文件,改善專案管理體質。所以即便我上的是線上課程,我還是能獲得長宏提供許多專案實務範例,以供學習。

二個月不算短的準備期間,我其實讀的相當痛苦;模擬考試我經常處在勉強及格,甚至是及格邊緣;因為我在生管的實務經驗,與使用ISO體系所經歷的文件系統,有不少方式與專案管理抵觸。追根究柢是我並未換位思考,以專案經理出發;不論是資源管理方式、產生事件是需否需申請變更,我時常處於自己是生管角色,因而判斷錯誤。繞了許久,最終我回到長宏專案管理一開始教導的,從心智圖掌握觀念開始;並通過連串的自我問答,來深化學習,將短期記憶轉為長期習慣。一開始背不出來五大過程十大知識49個子過程,及其的重要產出;但通過理解與推導,現在也能輕鬆背出。取得證照固然讓我開心,但學習過程才是真正能內化於我的經驗;甚至於我較為新鮮的,是讓我接觸到新興的敏捷式管理與傳統專案管理之不同,與其管理專案工具的差異、對環境背景的要求。

最後我想說,管理知識與管理工具是相輔相成的。現在過多企業管理層強調領導、忽略管理;經常的是管理者本身,無法提出有效的管理工具來簡化工作;也常出現偏頗或錯誤的管理知識、空洞的口號,來領導團隊。就以專案管理來說,最起碼的專案的邊界、交付成果,都不應該是忽大忽小,哪怕是敏捷式管理都是;但在多數我所待過的中小型企業都沒有做到過,何況是將整個專案結構分解出較小的交付成果,再進行分派任務。所以唯有通過學習,找出問題盲點,才能突破現有困境,防範未來再發。

雖然我在今天成為PMP專案管理師了!但真正要做好專案管理,卻是從現在才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