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林泓毅
班 別 2024年ATP V3版全新課程_第191屆東吳台北班PMP認證培訓專案_2024/08/25_周日班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4/10/21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17/39=44%】
|
資訊人的專案管理蛻變之路
作為一名資訊部主管,我的日常工作涉及設計軟體開發以及IT維運,儘管我在專案推進過程中累積了一些實戰經驗,但對於專案管理的認識一直比較模糊。直到我決定準備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認證,我才開始系統性地接觸專案管理的標準與工具,也因此在管理專案上有了新的視野與突破。
一、學習歷程:從無序到系統化的蛻變
剛開始學習PMP的時候,我遇到了許多挑戰。教材中有大量的術語,包括 49 個子過程、專案工件(如專案計畫書、範疇說明書、工作分解結構等等)以及敏捷管理中的 SCRUM 專有名詞(如 Product Backlog、Sprint、Daily Standup 等等)。這些內容繁多且不易記憶,讓我備受壓力。教材中的「專案基準」、「時程理論」、「開發手法」等名詞,讓我一度迷失在這些複雜的概念中,難以理解其如何具體應用於實際的專案場景。
隨著學習逐漸深入,課程不僅限於理論的講解,老師還經常分享一些實際案例來幫助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光明老師透過星巴克的案例,介紹了預測式與調適式開發方法的差異,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開發手法。這樣的案例分析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對實際運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課程中還穿插了許多專案過程的模擬演練。在這些模擬中,我們會扮演不同的專案成員角色,共同討論需求、撰寫範疇說明書,並模擬專案中的各種管理情境。這些實務操作不僅加深了我對專案管理概念的理解,也讓我能更好地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工作情境中,使得專案管理從理論走向實踐變得更加容易。
透過不斷的實踐與反覆的練習,我逐漸克服了教材中內容繁多的困難,並且在具體情境中找到了應用這些知識的方法,這讓我在專案管理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建立起自信。
尤其是敏捷管理中的SCRUM方法,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程中展示了如何利用短衝(Sprint)來逐步交付產品,以及每日站會如何促進團隊透明度與溝通效率。這些學習經歷讓我了解到敏捷專案管理並不僅僅是「快速開發」,更是通過頻繁的溝通和反饋,讓專案能持續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
二、模擬考試:從危機到穩定的逆襲之路
準備 PMP 的另一大挑戰,就是模擬考試的反覆練習。一開始參加模擬考試時,我的成績非常不理想,第一次參加 90 題模擬測驗只有 49 分,這讓我意識到自己在專案管理知識上的缺陷,尤其是在「People」和「風險管理」這兩大知識面對這樣的挫折,我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加強。藉由小組讀書會,教練講解我們有疑問的題目,並且釐清我們的問題點,再次復盤每個知識領域的重點,並在讀書會中實施了課前章節預習及課後教材內容復習,要在日常忙碌工作後,還要抽空出來製作報告內容真的不容易。真的非常感謝組員們將每個管理工具和技術整理出來。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我逐漸能夠掌握專案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並記住如何在實際情境中使用這些工具,我在這樣的互動學習環境中逐漸掌握了專案管理的重要概念,並能夠在實際情境中靈活運用這些工具。
在此過程中,我也開始有計劃地進行模擬測驗,從最初的小型測驗逐步增加到完整的 180 題模擬考試。每次測驗後,教練都會帶大家分析錯誤的題目,找出知識盲點,並針對高頻錯誤進行重點複習。這種針對性學習方法讓我逐漸建立起對專案管理知識的全面理解,並且能夠更加自信地應對各類型的情境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的模擬考試成績逐漸穩定在 60% 至 70% 之間,並能夠在考試中迅速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資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這段模擬考試的準備過程不僅僅是考試分數的提升,更是我對專案管理整體理解的深化。透過反覆的練習與持續的反思,我學會了如何有效地應對壓力,並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這對於日後的工作和專案執行都有著深遠的幫助。
三、學習對工作的深遠影響
通過PMP的學習,不僅讓我在專案管理知識上有了顯著提升,也讓我能將這些知識實際應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對我的工作方式和團隊運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是範疇管理的改進。過去在與客戶溝通需求時,由於需求描述不夠具體,經常在專案後期出現需求變更,導致進度拖延和資源浪費。現在,我會在專案啟動初期進行詳細的需求收集,並將這些需求轉化為清晰的範疇說明書,確保團隊和客戶對專案的範疇有一致的認知,這樣大大減少了後期變更的風險。
其次是敏捷實踐的導入。在學習SCRUM之後,我在部門內推行了敏捷開發流程,開始使用使用者故事、規劃待辦清單與產品路線圖,並在開發團隊中實施迭待運作流程。這些實踐不僅提高了團隊的協作效率,也縮短了交付的時間。我們透過頻繁的溝通和反饋,讓專案過程中的每個成員都能隨時了解專案狀況,並根據需求快速做出調整,這對於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尤為重要。
另外,風險管理的前瞻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過去我常常是在專案遇到問題時才開始考慮解決方案,這種被動的方式讓專案進度經常受到影響。而現在,我會在專案啟動階段就進行風險識別,並為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制定應對計劃,這樣在風險發生時可以從容應對,確保專案順利推進。
四、資訊人的成長與未來展望
回顧這段PMP考試的準備歷程,從最初的模糊和困惑,到後來的逐漸清晰和自信,這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場專業認證的挑戰,更是一段自我成長的旅程。透過這段學習,我深刻體會到專案管理的重要性,它不僅是完成專案目標的手段,更是一種能夠提升團隊效能、促進組織成長的管理藝術。
未來,我希望能夠將這些學到的專案管理知識進一步應用到更多的專案中,並在我的部門內推行更為成熟的敏捷開發流程,讓團隊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應對各種挑戰。同時,我也計劃將自己的學習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同仁,幫助他們理解專案管理的重要性,並希望透過這些分享,能帶動整個組織的管理水平提升。
專案管理的本質不只是管理專案,更是管理變革、管理風險、管理人心。在這段PMP的學習旅程中,我收穫的不僅僅是一本證書,更是一套能夠在未來持續發揮作用的知識與方法。我相信,只要持續學習和努力,我們都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成為那顆最耀眼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