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愛渠西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黃佩芬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黃佩芬
班  別 2024年ATP V3版課程_第194屆東吳台北班PMP認證培訓專案_2024/12/22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5/3/3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22/37=59%】

一、培訓期間的心得

在準備PMP考試的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專案管理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思維模式的轉變。我選擇參加了PMP培訓課程,透過系統性的學習,逐步掌握PMP的框架與核心概念。課程內容涵蓋了專案管理及敏捷,透過講師的實務案例分享,我能夠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培訓期間,發現專案管理與日常工作的聯繫非常緊密,無論是時程規劃、風險管理還是溝通協調,都對專案的成敗有著關鍵影響。老師強調PMP的考試不只是記憶考點,而是要用「專案經理」的思維來分析情境題,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二、讀書會的幫助

除了培訓課程,我也參加了讀書會,這對於知識的鞏固與應用起到了極大的幫助。透過與其他考生的交流,我發現每個人對同一個概念的理解可能會有所不同,而透過討論,我能夠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並學習到不同的解題思維。

讀書會的模式通常是針對一個特定的知識領域進行深入討論,每個人負責講解不同的章節,並透過問答的方式強化記憶。此外,我們也會進行模擬考試,相互分享解題策略,這讓我在考前能夠更熟悉PMP的考題模式。

三、教練輔導的影響

在準備過程中,我也接受了PMP教練的輔導。教練不僅幫助我釐清知識盲點,還指導我如何有效規劃學習時間。教練強調PMP考試的情境題非常重要,因此建議我多做模擬測驗,並學會分析題目中的關鍵字。

教練還提供了一些時間管理的技巧,例如運用番茄鐘法(Pomodoro Technique)來提高學習效率,並建議我在每天的學習後寫下心得,以加強記憶。此外,在考試前的一週,我透過教練的建議,專注於模擬考題的練習,並反覆複習錯題的主題,確保自己能夠掌握各類型的題目。

四、PMP前後的工作差異

在考取PMP之前,我的專案管理方式較為直覺,主要依賴經驗與臨場應變,較少使用系統化的工具與方法。然而,在學習PMP的過程中,我開始運用更標準化的專案管理流程,例如在專案啟動階段,確保專案章程(Project Charter)的完整性;在規劃階段,使用WBS(工作分解結構)來細化任務;在執行與監控階段,透過EVM(賺值管理)來追蹤專案績效。

取得PMP認證後,我在工作上最大的變化是對風險管理的重視。過去,我往往在風險發生後才想辦法解決,現在則會在專案初期就進行風險識別與應對計畫,這大幅降低了專案延誤的可能性。此外,我的溝通方式也變得更有條理,無論是與團隊成員還是利害關係人溝通,都會先確保資訊的透明度,並建立定期的會議與報告機制。

五、結語

PMP的學習過程雖然充滿挑戰,但對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極大的助益。透過培訓、讀書會與教練輔導,我不僅成功通過考試,更在實際工作中提升了專案管理能力。我相信,PMP不僅是一張證照,更是一種專業能力的提升,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管理專案,提升團隊協作,並確保專案目標的達成。對於未來有志於專案管理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條值得投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