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蔡惠如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蔡惠如
班  別 北196_2025年ATP V3版課程_第196屆東吳台北班PMP認證培訓專案_2025/03/16_週日班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5/4/22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1/42=2%】

在投入專案管理課程之前,我對專案的掌握大多靠資深同事指導、經驗堆疊和臨場反應。事情雖然做得完,但總覺得少了一套可以複製、可以依據的邏輯。一遇到突發狀況,或是跨部門溝通卡關時,內心常常覺得力不從心,也時常懷疑:自己這樣做真的對嗎?又沒有漏掉甚麼該做的事情?

這次的課程安排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次思維上的重新建構。前期的預習和複習對我幫助很大。原本我以為預習只是先「看過」內容,但實際操作後發現:先把基本觀念梳理過一次,再進教室聽老師講解,就能直接聚焦在那些自己原本不太懂的地方,不僅效率提高很多,學起來也更有感。

在整個備考過程中,我最有感的是各種模擬題的安排。90題訓練作答節奏、50題幫助我加深考試知識點(順便被打擊一下)、而180題的「有解無解」真的是很扎實的壓力訓練,完全貼近正式考試的感受。它不只是檢測知識,更是對抗時間與專注力的挑戰。有時候我會發現自己某些觀念一直搞混,直到一次次地錯題檢討、回頭查資料、再練習,才真正內化到腦中。

補充教材也給我不少幫助,不只是照本宣科的理論,還包含很多老師淬練過的流程圖、表格等,讓我對專案管理的全貌有更完整的理解。這些內容不僅用在考試,也慢慢影響了我工作時的判斷與做法。

我也想特別提到讀書會的經驗。雖然是自己報名參加課程,但因為分組遇到一群夥伴一起練習、討論、交換經驗跟互相加油打氣,真的讓這段旅程沒那麼孤單。我們會討論彼此遇到的卡點,也會分享哪些答題策略或記憶法好用,甚至交流PMP AI教練的人設幫助學習。這樣的共學氛圍,是讓我能撐過中段疲乏期的重要動力。

這段期間其實就像是在「執行一個自己的專案」。我幫自己規劃了學習時程、設定階段性目標,每週完成多少章節、幾天後要完成模考,模考後又要留出時間做錯題整理與觀念補強。從排定進度、追蹤狀況、調整策略,到最後衝刺,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場實際的專案管理實作。當我拿到證照的那一刻,心裡最深的感受不是「終於考完了」,而是:「我非常有效率,按照自己的規劃把這個專案成功交付了。」

現在回頭看,考試只是其中一個里程碑,更大的轉變是我對工作的理解。我不再只是「把事情做完」,而是會先問清楚這個專案的目的是什麼,相關的利害關係人是誰,有沒有風險要先納入考量、流程該怎麼拆才合理。這些改變也已經默默開始反映在我帶的實際專案裡,也更明白自己當下階段應該做什麼。

這段學習旅程說起來不算輕鬆,中間也有焦慮、有撞牆、有深夜讀到懷疑人生的時候。但我很慶幸自己撐下來了,也很驕傲,因為這不是靠運氣,是靠一步一步自己扛出來的成果。

最後,給每一位正準備考試的你一句話:
「如果你現在正走在這條路上,請放心依循老師與教練的建議進行,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步調抵達終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