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盧佳君
班 別 2025年ATP V3版全新課程_直播視訊第195屆PMP認證培訓_2025/3/15(六) 線上班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5/5/19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13/45=29%】
|
PMP心得|其實早在 10 年前,我就萌生過考 PMP 的念頭。當時還年輕,沒什麼專案經驗,只是單純覺得:「這張證照感覺很厲害,來挑戰看看好了。」後來生活被各種事塞滿,這個念頭就一直被擱置,直到今年才真正被點燃。
現在的我,已經當了 6、7 年專案經理。一直希望能夠有系統地學習專案管理知識。某天聽到同事提起 PMP 考試,心裡突然一想:「欸,我現在好像能考了耶。」於是,這場遲到了10年的挑戰,正式啟動。
PMP 是國際的專案管理證照,對我來說,不僅僅是職涯的加分,更是自己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肯定。
上課與備考歷程:從模考爆炸到穩穩上場
我在 4/26 順利完成長宏的課程結業,一結業就想立刻報考,但第一次模考(180-1)分數慘烈,連教練都說:「你這樣不行,至少刷到 60 再報。」(嗚嗚)
於是我開始一連串模考歷練:
• 4/28:53.89
• 5/9:51.11
• 5/11:56.11
• 5/16:終於刷到 64!
雖然還是沒過標準,但我心一橫,直接報名 5/19 線上考試,想說:「真的沒過就再繳一次 8000 吧...」
從 5/11 起,我進入地獄備考模式:每天刷 20~30 題、搭配講義把章節當申論題在寫、一週衝四天進度,一天搞定 1~2 章,還用 1.5 倍速聽「心法音檔」抓邏輯節奏。
考前幾天,我瘋狂複習做錯的題目、抓弱點(像People類的題目),最後前一晚甚至緊張到聽 5 小時的大悲咒壓壓驚
團隊與讀書會:一起學,比獨自奮鬥更有力量
還記得第一次加入長宏讀書會的時候,我滿心忐忑,不知道能不能跟上進度、能不能找到默契。但慢慢地,我認識了一群來自各地、各行各業的夥伴,老師、工程師、PM…每個人都懷抱著同樣的目標,一起前進。
每週二、四晚上,我們固定在線上碰面。有人分享精心整理的簡報,有人提出敏銳的觀點,有人用一句暖心的鼓勵,讓緊張的心瞬間放鬆。就算白天工作再忙,想到晚上能和夥伴們一起學習、一起加油,心裡就會再次燃起動力。深深體會到,這不是一場競爭,而是一場「扶持」。
教練的引導:不只是知識,更是信念
在這段旅程中,還有一位特別重要的人 —— 我們的 PMP 教練。他不只是丟給我們一堆知識,更用耐心引導我們去思考、去拆解題目背後的邏輯。
記得有一次,我在一題模擬考中被困住,心裡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那時,教練並沒有急著給答案,而是一步一步問大家:「會先怎麼看待這個情境?」、「有沒有其他更全面的做法?」
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我學會了更有架構地思考,也逐漸找回對自己的信心。每當我心中浮現「我是不是不夠好」的念頭時,教練總會用一句「你可以的」。這種信念的支持,比任何書本上的答案都更珍貴。
考試當天:實戰上場,保持節奏就是勝利
5/19,我迎來正式考試。線上考場流程照著走:拍環境照、清桌面、手機遠離。中途還有出去喝水、上廁所,趁機塞了兩塊麵包當補給。
整場考題幾乎都是情境題,長度平均 50~70 字,題目內容包括:
• 燃盡圖分析(就跟講義那題一模一樣)
• PERT 值計算(還要推算為公司省了多少錢)
• SPI、CPI 概念
• Scrum 角色題(選項差一兩個字,但意思差超多)
• 跨時區衝突處理、風險應對、衝突解決等情境題
我善用刪除線跟標記功能,尤其會在問題句標記「應該怎麼做?」,幫助聚焦。有一題我刪掉四個選項後自己笑出來,像在跟自己玩解謎遊戲 🤣
雖然本來想照進度 70 分鐘解完 60 題,結果被幾題拖住,最後一題還來不及寫完就直接「叮~時間到」。只能安慰自己:「好啦,這題就送它了。」
考完後畫面跳出「請填問卷」,但我等成績等超久,從下午 2 點等到晚上 11 點,一直狂刷新 Email,還刷到 server error。最後快睡前終於等到 PMI 的信 —— 我!通!過!了!
心得與反思:這是一場遲來的挑戰,但我做到了
雖然成績不算漂亮,但我真的、真的已經盡力了。
從最一開始模考不到 60 分,到後來每天苦讀、抓弱點、刷題、搭配講義學、聽音檔大悲咒,我堅持到最後,真的好替自己驕傲。
我也要感謝這一路上的助力:
• 長宏教育:提供系統性課程與學習資源
• 讀書會與共好團隊:一路陪伴,讓我不孤單
• 教練:給我方法、給我信心,更教我如何面對考場的未知
結語:10年後,我終於完成了當年的心願
如果你也正在考慮 PMP,我想跟你說:千萬別一個人孤軍奮戰。
找一群夥伴一起學習、有老師引導方向、有人在低潮時鼓勵你一把。你會發現,這段旅程不只是證照的考驗,更是對「自己能堅持多久」的深刻探索。
謝謝10年前那個種下念頭的自己,也謝謝現在勇敢實現它的我。PMP,不只是職涯的勳章,更是一次人生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