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資拓宏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賴筱珮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賴筱珮
班  別 2025年ATP V3版課程_第197屆東吳台北班PMP認證培訓專案_2025/4/19_週六班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5/6/16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22/64=34%】

PMP 證照到手:一段融合實務與標準的學習之旅
2025 年 6 月 16 日,對我而言是個重要的里程碑,這天我PMP考試中順利過關,順利摘金,取得PMP證照!回顧這段備考歷程,除了巨大的成就感,更多的是對這趟學習之旅中所有點滴的深刻體會。

為期七週,每週六的精實課程,為我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些課程中,老師系統性地講解了 PMP 的各個知識領域,從外部環境到組織文化,從專案啟動、規劃、執行、監控到結案,每個環節都得到了詳細的闡述。這些課程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扎實的理論依據,讓我們能夠有條不紊地吸收新知。讀書會和課程的結合,形成了一種高效的學習循環:課程中吸收的理論知識,在讀書會中得以消化、討論和應用,進而加深理解。我們小組始終秉持著「Do the right thing」原則,這不只是我們的組名,更是我們在解題和學習中的共同準則。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讓我們在面對各種情境題時,能回歸到專案管理的最佳實踐,做出符合 PMI 標準的判斷。

老師的引導:跨越實務與標準的鴻溝
PMP 學習對我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將我多年的專案管理實務經驗,與 PMI 的標準進行有效的對接與釐清。我擁有的實務經驗,在學習初期反成了「甜蜜的負擔」。因為實際操作中許多做法可能與 PMI 推崇的流程和方法有所出入,這導致我時常感到困惑與混淆。

此刻,老師們的引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他們不僅深入淺出地講解 PMP 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能精闢地分析實務與 PMI 標準之間的異同點。老師們總是以豐富的經驗和清晰的邏輯,解釋為何 PMI 會建議特定的流程與方法,並引導我們理解這些標準背後的邏輯與價值。這種教學方式,讓我得以擺脫既有的實務框架,真正從 PMI 的視角去思考專案管理,這對我來說是突破性的學習體驗。從專案章程的制定,到風險管理,再到利害關係者溝通,每一個環節都在老師們的指導下變得清晰明瞭,讓我在腦海中建構起一套完整且符合國際標準的專案管理知識體系。

而每週兩次的讀書會討論,是整個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許多知識和理論,單聽別人陳述都能理解,若是沒有清楚的釐清觀念,是很難從自己口中表達出來,讀書會給予大家都有分享的機會,這些分享討論不僅是知識的交流,更是思維的深度碰撞。這種深入的互動,遠比單純閱讀講義更有效率,它幫助我釐清了許多模糊概念,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力量,如何將龐雜的 PMP 知識體系消化吸收,融會貫通。

PMP 證照的取得,不僅是對我個人專業能力的肯定,更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會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應用到未來的專案管理實踐中,持續提升自我,為團隊創造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