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雲開建築師事務所   羅仲倫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羅仲倫
班  別 【雲端在家上課/數位學堂上課二擇一】第172屆_2025年上半年PMP培訓專案(全修班)_上課期限為報名繳費起3個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5/7/31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7/84=8%】

PMP考試心得:

增量式學習:多次展示(練習題目、模擬考),多次交付(逐步的吸收),逐漸構建PMP的全貌。

1、 遵照長宏SOP:
(1) 迅速完成基礎課程:我上課速度都是以1.2~1.5倍去聽講,遇到重點才會暫停抄筆記,不然其實趕快「快速帶過進入敏捷和總複習」及「模擬考」才是重點。
(2) 吸收習題解析:每道題目的重點,其實是下方的補充資料,這些補充也才是增強自己觀念的特效藥。
(3) 模擬考後了解自己的弱點:考完一定要自行或請教練協助自己到底哪一塊比較欠缺,就優先補強那一塊,力求每個項目都上及格線。

2、 善用GPT協助:
(1) 將題目連同答案一同詢問,記得要給正確解答,不然它可是會誤導題意甚至給出錯誤的答案與觀念喔。
(2) 除了標準答案是重點,相關分析更要一同吸收:多去了解其他答案的錯誤選項原因,全方面吸收相關觀念,甚至利用簡易圖、表,強化該核心內容。

3、 心態調整:
(1) 金錢:學費貴、考試更貴,沒考上就是浪費錢。(三次考完試後,整套將近60張小朋友,有點後悔怎麼沒去報現場班)
(2) 時間:讀完到考試時間拖得越久,記憶力跟信心會越薄弱。(近4個月的備考時間,很消磨人的意志力,所以才能理解長宏會建議第5~7週就該準備好上戰場的概念)
(3) 目標:很難,但長宏很多人都這樣就考上了,我一定也可以。

4、 迷思修正:
(1) 狂刷題目:縱使將題庫內題目都刷完,為吸收狀況下,依然無用。
(2) GPT誤導:在不餵正確解答下,僅約60%的準確率,甚至有時會誤導題意。
(3) 90%的題目不會直接問你直觀答案,都是詢問PM「接下來」、「應該」或「第一步」該怎麼做。

長宏的題目大多就像是九九乘法表,而PMP考試就像是進行國、高中聯考般,不會直觀的問題要你直觀的回答(會認為九九乘法表本來就是你應該要會的),都是在你知道這些「流程」、「架構」後問你該如何運用及解決,所以才回饋到之前所說的:縱使將題目都刷完,把答案都背起來也無用,因為你得將其吸收才能應對PMP考試所對應的情境。

5、 上場前準備:
(1) 充足睡眠:230分鐘僅能休息20分鐘,卻要逐一挑戰180道情境題目,是精神力與體力的馬拉松。
(2) 考前一天「一定」重新看總複習50題及追加25題:映像中,至少出現75*40%=30題,屆時看到題目都會笑。

6、 上場中準備:
(1) 10分鐘的補充體力:一定要自備「水」及「補充品」,才能繼續戰下去。
(2) 解題三核心:中庸之道、謀定而後動及勿告官勿花錢。基本上考題內除非自己有明確答案的題目,不然我一定優先刪除「往上呈報」、「要求新增資源」、「直接下指示或命令」的答案。因為PMI的主體觀念都是以「和平」、「理性」及「溝通」的美好觀點去宣揚。所以會優先考量「建議」、「討論」或「溝通」的選項。
(3) 善用刪除線及螢光筆:標記題目重點及善用刪去法:將人事時地物都標定出來,現在題目問的是「哪一個階段」、「是敏捷式、瀑布式還是混和式」、「準備要做什麼」、「遇到什麼狀況」,先畫出區分,當你看完題目或解答還是不知道題意的時候,重新看你的螢光筆,會明亮許多。

7、 三次考試的差別
(1) 第一次:及格邊緣,用時180分鐘:考前雖遵照長宏SOP,且努力拚完所有的章節測驗題目,以為把所有題目都刷過了,對答案都有稍微映像了,就貿然上場,只可惜是有讀沒有懂,答案皆是硬背,忽略解題理解的重要性。
(2) 第二次:比第一次高,及格邊緣,用時230分鐘:這次配合GPT使用,連180(一)我都拿去做GPT分析,模擬考結果只達到60%的分數,對GPT所提供的誤導內容深信不疑,進而導致觀念更加混淆不清。且長宏的「新增25題模擬考題講座」是在考試後才舉辦,在無人提醒其重要性之下,沒有延期考試就去報考第二次,隔天卻在講座看到至少有60%以上的相同題目,實在可惜。
(3) 第三次:Pass,用時190分鐘,並達到2A的成績:在綜合以上經驗,這此採用將有正確答案的題目餵給GPT,而不再只是看該題對正確答案的解析,而是對於其他答案或者延伸相關範圍或觀念,進行了解及吸收。且為了加強記憶,在上場考試的前一天,只做「50題總複習及25題模擬考題」的GPT解析,強化觀念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