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林睿祺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林睿祺
班  別 【雲端在家上課/數位學堂上課二擇一】第172屆_2025年上半年PMP培訓專案(全修班)_上課期限為報名繳費起3個月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5/6/4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5/84=6%】

為什麼選擇PMP?職涯轉捩點的驅動

我的職涯背景多元,從早期的視覺設計、港務管理,到後來的電信業行銷業務,再到目前在台灣電力公司負責文化資產採購案的專案經理。在這些不同領域的轉換中,我深刻體會到「專案管理」是貫穿各行各業、提升工作效率與達成目標的共通關鍵能力。尤其在台電負責的文化資產採購案中,從前期的需求評估、供應商遴選、合約簽訂,到後續的履約管理、成果驗收,每個環節都涉及複雜的協調與風險控管。這些實務經驗讓我意識到,若能系統性地學習專案管理知識,不僅能讓工作更具條理,也能更從容應對各種挑戰。PMP作為全球公認的專案管理最高資格認證,其嚴謹的知識體系和國際認可度,成為我提升專業能力的必然選擇。

PMP培訓期間:共好機制與知識深化
為了準備PMP考試,我選擇了長宏專案管理顧問公司專業培訓機構的課程,這不僅是為了滿足報考所需的35小時PDU,更是希望透過專業引導,系統性地學習PMP的知識體系。
我選擇的是雲端形式授課,優點是可以比較彈性安排上課時段,地點比較有機動性,有筆記型或平板電腦在手,不論在家裡、咖啡廳或通勤時,接能抽空上課;但缺點就是個人需要有自制力,在課堂限制的期限內看完。
培訓期間的「共好機制」讓我印象深刻。教練會鼓勵同學互相交流,透過討論的方式,針對PMBOK指南中的各個知識領域和過程組進行深入探討。
此外,培訓機構提供的「線上教練輔導」也扮演了關鍵角色。當我遇到學習瓶頸或對某些概念感到困惑時,可以隨時向教練提問。教練不僅會耐心解答,還會提供個人化的學習建議和解題策略,讓我能更有效率地克服難點。特別是針對情境題的判斷,教練會引導我如何抓住題目關鍵字、辨識情境類型,並運用PMP的思維模式進行判斷,這對我後期的模擬考成績提升幫助甚大。

從理論到實踐:PMP對工作的實質幫助
在學習PMP之前,我雖然也執行過許多專案,但更多時候是憑藉直覺和經驗。專案規劃可能不夠全面,風險評估也相對主觀,導致專案執行過程中容易遇到突發狀況,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和精力去彌補。然而,在學習PMP之後,我對專案管理有了全新的認知,其知識體系提供了一套科學、系統的方法論,讓我能夠更有邏輯地思考和執行專案。
我學會如何進行更全面的需求分析、範圍定義、時間規劃、成本估算和風險識別。在台電的文化資產採購案中,我會更主動地與相關單位進行需求訪談,確保採購範圍的清晰性;運用PMP的時間管理工具(如甘特圖、要徑法)來排定採購時程,並在初期就識別潛在的風險,並制定應對計畫。
過去遇到突發狀況時,往往是邊做邊調整。現在我會運用PMP的風險管理工具,在專案初期就進行風險識別、分析、應對規劃和監控。例如,在規劃電業文化走讀活動時,我會預想可能出現的天氣狀況、交通問題、旅客突發狀況等風險,並事先準備備案,確保活動能順利進行,這也使得活動場場爆滿後,能迅速追加場次應對,顯示出前期的規劃效益。
PMP強調利害關係人管理和溝通管理。我學會如何識別專案中的所有利害關係人,並針對不同對象制定合適的溝通策略。在台電,這幫助我更有效地與文物保存單位、工程部門、廠商以及外部參與者進行溝通與協調,確保資訊流通暢通,減少誤解和摩擦。

考取PMP後:持續精進與未來展望
考取PMP證照不僅是對我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打開專案管理專業領域的大門。它讓我對未來充滿信心,也激勵我持續精進。我深信,PMP所賦予我的系統性思維和實戰能力,將使我在未來的職涯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無論是在現有的文化資產專案管理工作,或是未來面對更多元、複雜的挑戰,PMP的知識體系都將成為我不可或缺的利器。我期待能將所學應用於更多實際專案中,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並在專案管理的道路上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