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Name1=
Scategory=1
ProName2=PMP
Scategory=1
封神榜|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封神榜
封神榜
富利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呂沛陽 考上 PMP 心得分享
姓  名 呂沛陽
班  別 2025年ATP V3版全新課程_第196屆高雄班PMP認證培訓專案_25/4/27(日)_週日班
PMP考試通過日期 2025/7/8 【班別錄取率在他考取後達 9/25=36%】

PMP專案管理師認證學習心得報告

在 7 月 8 日正式取得 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國際專案管理師認證後,回顧這三個月密集準備與學習的歷程,不僅是一場知識累積的旅程,更是一段管理觀念與職場能力全面升級的過程。這段期間,我透過線上讀書會、專業教練輔導,以及正規課程訓練,系統性地學習專案管理知識體系。在學習過程中,我逐漸從傳統任務導向的思維,轉化為具備敏捷思維、能統整目標、風險、資源與溝通等多面向能力的專案管理者視角。

一、參與讀書會:共同學習,拓展視野
為了克服 PMP 教材內容繁雜且理論性高的挑戰,我參加了由教練主導的線上讀書會,每週六晚間定期進行聚會,透過章節分工與重點分享,加強理解與記憶。讀書會的最大價值,在於來自不同產業背景的學員彼此交流。例如,有成員來自科技業、營建業及醫療產業,使我在討論風險與溝通管理議題時,能從多元角度理解這些知識的實際應用,讓抽象的理論具體化,也為未來實務應用打下基礎。

二、自我安排與學習策略:土法煉鋼的最佳捷徑
在教練的指導與團隊的支持下,我與第 2 組的同學們除依據長宏的課程進度上課外,也積極安排下課後的預習與複習。雖然整體學習過程近似「土法煉鋼」,但卻也證明這是最紮實且有效率的學習方式。考前一週,我終於能順利完成180題模擬測驗並達到 65 分以上的目標,也特別感謝同學竣顯的陪伴與討論,讓我釐清許多常見的解題盲點。我學會如何從題目中精準抓取關鍵字,並反覆檢討錯誤題目,確保真正理解題意與專案管理原則。

在實際考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題目常以情境方式出現,例如:「若發生上述狀況,身為 PM 的你會怎麼做?」或「你應該優先處理哪一項?」這些題型不僅考驗知識,更要求思維轉換與臨場判斷。這也提醒我,作為一位專案經理,已無法再用「我不知道怎麼辦」的態度面對問題,而是要以專業知識與經驗做出有依據的決策。

三、專業課程的收穫:理論與實務並重
我參與了長宏開設的 PMP 正規培訓課程,課程中講師們將 PMBOK 的七大績效領域與十二項原則,拆解為更容易吸收的架構,並結合實務案例進行教學。舉例來說,課堂中針對如何運用 EVM(Earned Value Management)進行成本控管、如何撰寫商業論證與專案章程等,都讓我能與自身的工作經驗相互印證,不再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逐步建立一套可實際運用的專案管理思維。

課程亦強調敏捷管理(Agile)與傳統預測式管理(Predictive)的比較與整合應用,使我對混合式專案管理(Hybrid Model)有了更深入且實用的理解。在面對不同性質、需求變動快的專案時,能更靈活選擇合適的管理方法,提升專案的成功率。

四、觀念的轉變與未來的實踐
取得 PMP 證照之前,我對「專案管理」的理解較侷限於進度與流程控制的層面,主要屬於預測式管理思維。然而透過這段深入學習後,我的觀念有了顯著的提升。我認識到專案管理的核心,不僅是交付成果,更是平衡利害關係、有效溝通、預防風險與創造價值的過程。

我特別受益於「敏捷思維」、「利害關係人參與計畫」與「風險應對策略」等內容的啟發,這些知識讓我在未來面對跨部門合作、新系統導入等挑戰時,能更周延地規劃溝通節奏與因應策略。此外,我也開始重視「Lessons Learned(經驗教訓)」的紀錄與制度化。過去完成專案後常只是象徵性結案,現在則主動進行回顧與歸納,讓團隊能在未來類似專案中減少錯誤、提升效率,進而為組織累積可傳承的專案知識資產。

五、證照的附加價值:提升職場競爭力
在順利通過 PMP 認證後,我參與了兩場面試,皆獲得主管的高度肯定。證照的取得不僅為我的履歷增色,也展現了我在專案管理上的專業能力與學習態度。PMP 對面試者而言確實具有強大的加分效果,也讓我更有信心面對職涯轉換與挑戰。

六、結語:以專案思維迎接未來挑戰
PMP 不只是一張國際證照,更是一套系統性的管理語言與職場思維。透過這段學習旅程,我不僅強化了分析與邏輯能力,也養成了更宏觀的整合與協調能力。未來不論在製程改善、設備升級、系統導入或跨部門專案合作中,我都能更有條理地規劃、執行與收尾任務,發揮一位專案管理師的核心價值,為團隊與組織創造持續的成果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