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證照無用論的迷思】PM 必備的 5 張國際證照,讓證照為您的專業及職場未來加滿分!!|長宏部落格|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長宏部落格
長宏部落格
30741
【打破證照無用論的迷思】PM 必備的 5 張國際證照,讓證照為您的專業及職場未來加滿分!!

【打破證照無用論的迷思】PM 必備的 5 張國際證照,讓證照為您的專業及職場未來加滿分!!

[轉發好文] 

 

原文作者現為 SaaS 服務軟體開發日商 Mirai Network,他以 CEO 營運長的角度 ,檢視未來企業在 PM人才上需具備哪些專業。

其中推薦近幾年5張炙手可熱的國際證照,看看這些專業您是否都具備囉! (文章小編:Lilian Kuo)

 

【打破證照無用論的迷思】PM 必備的 5 張國際證照,讓證照為您的專業及職場未來加滿分!!

 

由於公司產品性質的關係,我們需要申請ISO 27001以做好資安內稽,所以我近期要去拿ISO 27001 LA證照,順便也盤點了一下近幾年拿到的國際認證,我發現這些證照真的都很好用、也很有價值,我自己在工作上也非常遵循這些證照的專業知識、工具與手法,工作效率與薪水也是快速的上升,趁這個機會,分享一些用來自High的經驗談,讓有興趣考證照的PM朋友們參考參考:

 

1.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P):截至2021/10/31為止,全球共有1,233,744人持有,長年佔據世界高薪排行前5大的頂尖證照。如果要我建議在台灣做PM的朋友要考哪張專案管理證照,我會說:「在台灣只要考一張PMP,在PM的證照之路就直接封頂了。」一點都不誇張,PMP就是有這樣的專業標準,它不僅是市場知名度最高,也是接受度及通用性最廣的國際證照
(想了解PMP學什麼,歡迎前往:https://www.pm-abc.com.tw/Training/PMP)

 

2. AWS Certified Solutions Architect – Associate (AWS-SAA):由於雲端的盛行,加上AWS在全球長期佔據『雲』基礎設施第一,這幾年AWS-SAA證照以黑馬之姿衝上最高薪證照前3名(在一些調查中甚至排行第1),這張證照對於傳統的MIS來說比較容易,畢竟很多基本觀念都跟Server Room有很大的關係,但我非常推薦軟體工程師與PM都要去了解AWS,因為這對於企業IT環境的擴充性、彈性、可用性、成本與資安議題等等有很大的幫助,且這也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3. 敏捷相關證照【PMI Agile Certified Practitioner (PMI-ACP)】與【Certified ScrumMaster (CSM) 】:有別於PMP的瀑布式開發手法,這幾年由於市場快速變動、困難的技術與強大的競爭力,讓企業沒有很多時間去做長期專案,加上很多時候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衍伸出『敏捷式開發』,這並不是說用敏捷開發會比較快,而是把一個長週期的開發專案切成數十個短週期開發迭代,每個開發迭代都可以產出最小可推出到市場的功能,即使專案失敗或取消了,也才浪費幾週的時間。如果你看到某間軟體公司每兩週都可以推出好幾個功能,別懷疑,他們可能就是跑敏捷。而在敏捷專案的領域中,PMI-ACP是中國近幾年的黃金證照之一,CSM則是台灣最紅的敏捷證照,想要走敏捷的PM,可以研究看看這兩張證照。
(
想了解PMI-ACP學什麼,歡迎前往:https://www.pm-abc.com.tw/Training/ACP)

(想了解CSM學什麼,歡迎前往:https://www.pm-abc.com.tw/Training/Scrum)

 

4. PMI Professional in Business Analysis (PMI-PBA):當兵上戰場,我們要知道為何而戰,做專案也一樣,我們要知道為何要做這個專案,是因為利潤高?有前景?法規限制?還是為了搶佔哪個藍海?這些都是商業分析在做的事,PMI-PBA就是目前世界最頂尖的兩張商業分析證照之一,在我考到的時候,全球只有不到4,200人取得,由於我現在在做產品,商業分析對於產品開發方向至關重要,目前也是我幫公司PM做教育訓練的課程之一。
(想了解PMI-PBA學什麼,歡迎前往:https://www.pm-abc.com.tw/Training/PBA)

 

5. PMI Risk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MI-RMP):風險管理很重要,但我們都不知道怎麼做風險管理,所有的專案一定都有風險,只差在嚴重或輕微、正面還負面、機率高還低而已。PMI-RMP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專案風險管理手法,可以幫助你做好風險管控與因應措施,讓海嘯來不會直接滅頂、地震來不會直接倒塌(誇張了XD),在我考到的時候,全球只有6,300左右的人取得,目前也是我幫公司PM做教育訓練的課程之一。
(想了解PMI-RMP學什麼,歡迎前往:https://www.pm-abc.com.tw/Training/RMP)

 

我其他拿到比較知名的證照還有:
1. AI與Python相關【Microsoft Professional Program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PP-AI)】
2. 行銷分析相關【Google Analytics Individual Qualification (GAIQ)】

 

這兩張證照就比較看產業了,不一定每個PM都需要去考,有興趣的人可以再私下跟我詢問。很多人都會說,考那麼多證照根本沒屁用,理論跟實務有辣麼大的差距,他也沒有因為考到了這些證照就加薪!我想說的是,證照有沒有用,端看你怎麼用它,如果你只是為了加薪去考證照,我會告訴你:「真的考了沒用!」如果你是因為真的工作會用到專案管理、商業分析等技能,但苦無完善的知識與工具,那考證照就會是最快且最有價值的方式。順帶一提,我考到的每一張證照,不管三七二十一,我都會直接在工作上直接去使用它,甚至拿去做教育訓練,而不是考了之後就放著,這樣才能真正的把證照理論變成實務應用。【並不是因為你去考了證照所以加薪,而是因為有了充實的自己所以加薪!!】

 

(上述文章經 RD轉角-遇到PM 林家瑋Ray Lin授權刊登,並同意長宏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給PM的證照有用論〉網址:https://bit.ly/3Dgxkcw 

 

至於以下是小編近10年來的觀察:

這些年網上也有很多『證照無用論』的文章,談到做專案一定要有證照嗎?小編自己也是PMP,也從事PM工作多年,我發現有時要向客戶證明自己『會做專案』真得很難,畢竟這很難短時間就能衡量,它不向一些專業技術,有實際的作品籍或是實際現場可以測試實力,但若能有相關的證照證明專業,其實是有利許多。

 

因此證照的用意之一是將您的專業能力量化成一指標,例如:您做專案時,經常使用文件表單,舉凡績效評估報告,里程碑來向您的客戶、主板、老闆等人報告,假設若沒有這些文件,您跟他們回報專案進度說目前都在進度上,單頻口述會有說服力嗎?也許有,但卻不及您提出佐證後來得更有說服力不是嗎?!

 

試想想您有多年的實力,但您的客戶、您的面試官,或是開立標案的相關單位與企業,他們怎樣知道您有這方面的經驗或專業?證照的用意是顯示您的專業能力,其專業度跟實際面是相輔相成,很多人擔心考證照沒有用,這部分其實也跟台灣人普遍對『考試』或『證照』的迷思有關,很多人為了考試而考試,或是只記得『背』而忘了學習的目的及用意,但學習本身對個人有沒有用,其實端看您是否真得把學到的工作手法及思維用出來,而非只是做為知識來學習而已。

 

另外,換個角度想,為什麼這麼多人想要考?據2020-2021年PMI統計,全球PMP人才市場平均每年皆以15%趨勢成長,台灣市場亦是如此。端看求職網站所開立的職缺,不管是PM、中高階主管或是儲備幹部等,都可以看到需要『PMP』證照,這也可以看出企業越來越重視PMP認證。相較於其他認證,舉凡:PMI-ACP、CSM、PMI-PBA、PMI-RMP等,目前這幾張證照以台灣持有人數在全球比例來看皆呈正向成長

 

這些證照都是屬於專業型認證,一來能根據不同的產業類型挑選合適的工作手法,二來能提升專案執行的成效,並以高階管理者的角度去看為何做專案,讓PM在專案管理的思維及手法更為全面,不再是只會做專案,而是會思考為何而做,以及怎樣『管理』能更有效率及效能,並與企業環境接軌

 

這樣的趨勢也和證照本身的內容有關,證照的考試內容需要非常貼近實務,以PMI系列認證來看,考試約4-5年會改版一次,且每次調整都是根據目前市場的專案型態及趨勢而所變化,加上發證機構PMI也要求所有證照持有者每三要透過學習進修來換證更新,確保能跟上最新專案/敏捷管理趨勢,不僅更能適應職場變化也更有利於發揮專業。

 

再者,考題多以實際情境為主,較為靈活,與傳統背多分的考試完全不同,如專案經理遇到....情況,此時怎樣做是最好的選擇,與過往的測驗不同,這些都是從中訪談專案經理實際遇到的問題所設計的試題。在學習過程中,PM們透過不同情境演練能反思自己實際工作執行專案的情況,將經驗與與最佳標準比較,從中找出更有效率及效能的解決方法,提升專案成功機率。而這樣的題型也反應在報名考試者的條件,需要有一定的專案經驗(大學畢業至少要有3年的專案經理)才能報考,若不具資格,相信也很難應付考試的內容。

 

綜合上述,想在職場不被淘汰,重點仍是自己的專業及實力,但證照能幫助您如虎添翼,透過量化的標準,更具說服力。取得證照往往只是開始,往後的表現才是真實的,如何讓自己讓證照幫自己加分亦或減分,就端看您怎樣應用了。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取得證照就是一種準備,但這種準備不是被動的等待機會,而是能主動找尋機會,開創未來,才能讓證照的價值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