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分析秘訣傳授】成為一個事半功倍的商業分析師|長宏部落格|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長宏部落格
長宏部落格
3053
【商業分析秘訣傳授】成為一個事半功倍的商業分析師

【商業分析秘訣傳授】成為一個事半功倍的商業分析師

筆者於2013年開始接任PMI東亞區的地區發展Mentor,上任兩周就到費城總部開年度的籌備大會(Leadership Institute Volunteer Planning Meeting)。會場上不但遇見PMI的CEO,更見識到了什麼叫做經驗與資深。當我與七八位看起來就滿資深的前輩交談時才知道他們初次參加PMP考試是1990年(真的是叫老前輩)。

交談中我發現一個現象。早期的PMP因為參與者較資深,看事情較著重Big Picture,會先想到什麼是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對照最近幾年的新科PMP,近期的PMP平均年齡大幅下降,相對的比較專注在把事情做對(do things right),比較沒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從商業角度出發分析事情)。換句話說就是商業分析(Business Analysis)的概念待加強。

筆者在顧問業最常被企業主問的問題就是:我公司擁有不少位有PMP證照的專案經理,公司的專案管理該做得也都有做,為什麼產品仍不成功且無法獲利呢?答案是在專案開始前;以及專案過程中沒有納入商業分析相關的活動。為什麼沒有?原來全球奉之為圭臬的PMBOK® Guide 裡在撰寫時就直接設定商業分析已經完備了。這可從專案邊界(Boundary)定義中看出。

所謂的商業分析是一種有紀律的方法論,首先識別problem(註:英文的problem泛指商業需求、現在遭遇的問題、可能的機會;也就是想要達成但尚未達到的事情,請千萬不要聯想成負面含意)。下一步決定使用哪些解決方案來回應這些problem。再來才是成立相對應的專案。專案有可能專注於產品或系統的開發、流程改進、或是組織變革;也有可能一個專案裡同時包含上述三大目標。

商業分析牽涉的範圍極廣,組織的策略、營運、執行都包含在內。商業分析師不但參與專案,更要參與產品生命週期管理。要做好這項工作,商業分析師要知道現行的組織架構、利害關係人需求、商業流程、軟體、以及硬體。

從以上的描述就可知道商業分析的工作不只是專案的一部分;更往前延伸到策略,往後延伸到產品管理與行銷。在台灣這種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環境,商業分析的工作絕大部分都由企業主在腦中構思而沒有具體文件。而台灣科技業以OEM/ODM為主,品牌廠皆不透露太多此類資訊給代工廠。但在現今嚴峻的環境下企業要擺脫低獲利的宿命或是想要往品牌或高價值產品移動的話,商業分析是必備的關鍵成功因素。

在商業分析專業領域中,有沒有一套大家都同意的方法論呢?答案是有的。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國際商業分析學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alysis, IIBA)是個領先的機構,就像PMI在專案管理界的地位。IIBA成立於2003年,是一個非營利性、國際性的專業組織,目的在協助個人、企業或組織提昇其商業分析的能力與成效,以成為商業分析的領導者。其會員多數來自企業中從事商業分析的專業經理人、或學術研究領域的專業人士。IIBA彙整多年理論與實務,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之關於新產品開發的知識體系,稱之為商業分析知識體(Business Analysis Body Of Knowledge, BABOK),並認證頒發國際商務分析師(Certified Business Analysis Professional, CBAP)證照,更為商業分析領域中唯一的國際專業資格認證。

BABOK裡把商業分析再細分成六個知識領域,它們之間的關係如圖二所表示。「規劃與監控商業分析』是統籌管理所有商業分析相關活動;接著藉由「需求導出」與「需求管理與溝通」來做「企業分析」、「需求分析」、「解決方案評估與確認」。以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的結果

商業分析把需求細分成商務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利害關係人需求(Stakeholder requirement) 、解決方案需求(Solution requirement) 、從既有狀態進階到期望狀態的轉變需求(Transition requirement)。商業分析的前期主要產出物為商業計劃書(Business Case);為公司啟動專案的必備要素。

到此我們就可以把商業分析和專案管理正式聯結了。企業分析的產出物之一是營運企劃案(Business Case),做為組織的專案贊助人撰寫專案章程的Input。筆者在開始經營企管顧問公司前曾長期擔任專案經理,最常遇到的難題就是需求不清楚或是在過程中需求大幅變動與發散。如果公司按照BABOK步驟有條理的執行,一定可以從最根本的源頭有系統的找出需求,大幅度降低專案經理的噩夢。更重要的是能把專案要達成的效益,不管是量化或非量化,與專案的產出物(產品、服務、解決方案)清楚的描述,避免專案做完後對成效各說各話。

商業分析的工作由誰來執行會因為不同公司而異。小型企業可能是企業主或副總以上的高階主管;IT公司可能是系統分析師(SA)或系統架構師(SD);金融業可能是產品經理;分工精細的大公司會有專職的商業分析師。最後當沒有人知道這工作該給誰的時候,大家應該可以猜到答案了:包山包海無所不包的專案經理。這呼應了文章的副標題:商業分析是PMP沒教,但卻是成功專案從業人員必備的技能。

從個人角度出發,具備商業分析專業能力的專案從業人員收入比起其他不具備此能力的同儕多了21%。在不景氣的年代,每個人都戰戰兢兢地付出努力、辛勤工作,可是為什麼你的老闆或主管沒有賞識你、重視你或是讓你升官、加薪?想要升官的人,或是想要轉職升官的人,你應具備某些別人沒有或是只有好樹人擁有的能力,讓你的老闆、主管能一眼看出你應該坐上這個職位,甚至擁有更高一階的能力,讓他們有「物超所值」的感覺!專案經理或專案管理師人力市場供給量已經相當飽和,如能在眾多求職者中展現出獨特的技能,您就能夠脫離競爭激烈的紅海進入藍海。

文章來源:《專案經理》2013年6月號 少年PI的專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