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做人?
Tony,一個具有多年經驗的專案經理,在兩年前進到一家大型的資訊服務公司擔任PM的角色,在進入公司前,他已經具有五年PM的經驗,但進到公司的這兩年裡,他總共經歷過三個專案,而這些專案最終卻都以失敗作收。
「我在前一家公司時,也是這樣做,但一切都很順利,為什麼來到這邊卻行不通,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難不成我真的這麼差?」,Tony不禁在心裡犯嘀咕。
為了釐清問題,我們特別找了幾個部門成員以及專案中的協作窗口詢問:
「Tony是個才華洋溢的人,能力、外型都很出眾,作事認真,如果專案要delay了,他還會主動的要求大家加班,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專案的進度delay,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在凌晨兩點的時候接到他的電話,希望我快點幫他趕一份文件。」
「Tony啊,他總是公事公辦啊,有一次我們部門的小沈因為生病臨時請假,隔天他就馬上接到Tony的電話,要求小沈儘快加班趕工將進度趕上,但小沈那次其實感冒的很嚴重,他也是因為擔心工作delay會影響到其他人,所以隔天硬著頭皮來上班的,但Tony一句關心的話也沒有,就直接叫他快把工作補上,對於那次的事,其實我們都頗有微詞,私底下都在說,以後都公事公辦好了。」
接連問了幾個共事的同事,大家對Tony的印象都是工作認真,專業負責,但是欠缺了一些人情味,凡事公事公辦。
Howard,在同一家公司任職,則面臨著數個專案無法如期結案的困境,與他共事的同仁們是這樣說的:
「Howard人很好,每次我請他幫忙他一定都會幫,每次我跟他說專案工作趕不完,他總是會幫我把工作排的稍微鬆一些,但我總是看他深夜Skype都還在線上,也常在晚上10-11點鐘的時候收到他的mail,似乎回到家後他還有許多工作在做。」
「在跨部門專案中,我們常常碰頭,他人確實很好,也很好講話,似乎是個沒什麼脾氣的人,有幾次我們的工作delay了,他也沒說什麼,只說辛苦我們了,他人真的很好。」
「有一次我看到業務部門的主管對Howard說:『沒辦法了,我們部門只負責做到這邊,剩下的你要想辦法。』,我看Howard只回他說:『可是當初我們不是這樣說的,業務部應該要完成對客戶的需求分析,接著才到我這邊接手啊。』,業務主管回他說:『總之現在我們人力也吃緊,沒辦法了。』,Howard也只能摸摸鼻子走了。」
Howard的狀況與Tony類似,但卻不盡相同,大家對Howard的印象是人很好,做事也很認真,但他總是在扮演好人,將事情攬在自己身上,加重了自己的工作量,對於其他人承諾的跳票,也不敢據理力爭溝通到底,最後的結果就是專案總是無法如期交付。
軟身段與硬態度
上頭兩個案例,其實是很多大企業專案經理的寫照,在大企業中,很多的專案是必須要跨單位運作的,也就是所謂的矩陣型專案團隊,先前針對矩陣型組織的管理我曾發表過一篇相關文章,裡頭說到以專案組成來說,對PM最有利的就是專案型團隊,因為PM可以全權調度每個成員的資源,也能決定成員的績效;而功能型或者矩陣型的團隊,PM的權力則相對較弱。
Tony人太一板一眼,習慣公事公辦,但在跨部門的專案中,有許多資源是掌握在其他部門手上,若沒有他們的大力幫忙,專案是很難成事的;Howard則是人太好,這是PM的大忌,太好說話的人常常會為了扮演好人而忘記PM的職責是做好事,若忽略了這一點,你就很難成為一個稱職的PM。
一個好PM必須同時擁有軟身段與硬態度,PM的工作,有80%以上左右在做溝通,溝通時程、需求、變更等等,每次的溝通都有不同的目的要實現,而PM本身應該要清楚,完成這些目的就是身為PM的責任,但在完成目的時,身段一定要放軟,以Tony為例,碰到小沈的狀況時,他可以試著這樣說:
「小沈,昨天聽說你身體不太舒服,今天有比較好了嗎?需不需要多休息兩天?專案工作這邊你先不用擔心,身體比較重要,如果還要休息的話儘管跟我說。」
這樣的作法是很受用的,對方會覺得你是個充滿人情味的人,如果他覺得好多了,可以再為專案奮鬥,那你也別急著交代他工作,你可以給他一些緩衝與休息的時間,讓他自己完成昨天未完的工作,他就不會覺得你是個只在意公事而不在意他人的感受的PM。
但從前頭Howard的故事中我們也看到,如果一味的扮演好人,在關鍵的時刻無法硬起態度去要求專案成員履行承諾,最終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因此在放軟身段之餘,PM也要展現必要的堅持,拿出你的硬態度,軟硬之間的拿捏著實困難,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而今天要跟各位PM分享的就是我個人的處理方式。
扎實作事,但常懷感激
我的觀念中,專案的工作始終還是重要的,因為那是衡量你這個人工作表現的主要指標,所以我們必須要時時的謹記自己做事的目的,過去我帶過的專案團隊中,我是十足的目標導向,只要時程訂下,我就會要求專案團隊努力達成,但在過程中,我也非常的關注每個人的狀況,哪個人生病了、被合作單位欺壓了、家裡發生狀況了,我多會給予關心;專案成員們若需要加班趕專案,我也總是抱著感激的心情,謝謝他們為了專案,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而付出,即便這些其實是他們分內的工作。
專案團隊小則3人,大則上百人,身為PM你必須要清楚每個人的狀況與個性,平時就要做功課去累積彼此的信任感,對賣力工作的成員,時時感激與讚賞,對偷懶摸魚的成員,則要樹立起權威,讓他們知道你是玩真的,對時程、對品質的要求要嚴謹,即便有一定的彈性,但也是在不損及目標的狀況下。
結語
PM扮演著在Sponsor與專案團隊間的樞紐角色,必須要對Sponsor所要求的最終結果負責,若今天你驅動的是一台機器,它本身沒有情緒,你只要安排工作讓它執行,只要不故障,最終都能完工,但今天你面對的是一群人,有脾氣、有狀況時,你就要學會在情感上驅動他們來共同完成任務,而做事與做人間的拿捏,是PM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