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正確認知】一點都不遙遠,專案管理其實離你我很近!|長宏部落格|長宏專案
目前位置:
首頁
長宏部落格
長宏部落格
1563
【專案管理正確認知】一點都不遙遠,專案管理其實離你我很近!

【專案管理正確認知】一點都不遙遠,專案管理其實離你我很近!

也許,你曾經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裡,聽過專案管理這個名詞,但覺得很遙遠。也許,你對專案管理的認知,就只是蓋蓋房子、從事軟體開發工作的專業人員才會使用到的一門學問。實際上,卻不盡然是如此!專案管理其實離你我很近,它,沒有那麼遠!

專案一直在我們身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處處可見各式各樣、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專案,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就是專案而已。例如:
● 想要考上或甄試上理想的大學科系,是專案。
● 幾個至交好友相約籌劃一場墾丁吶喊三日遊,是專案。
● 計畫自行創業開間小小的可愛寵物店,是專案。
● 對自己體重不滿意想要進行完美減肥,是專案。
● 看到隔壁小明到澳洲打工度假一年也想跟進,是專案。
● 過年到了,廚房想要來個大改造,除舊佈新一番,是專案。

雖然我們無法進行大規模的造橋鋪路等工程,然而,只要是想要完成某件事,就是一項專案。專案管理,正好就可以協助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更省錢。

從專案的發起、事前的規劃、執行中的監控、一直到專案的最後收尾,專案管理對整個專案的生命週期,都有一個完整的規範。

專案該怎麼管理
基本上,可從幾個階段談起:
一、專案的發起階段
主要是決定做?還是不做?人只要活著,就不停地在做選擇!搭公車還是搭捷運?吃蛋餅還是火腿蛋?無論最後決定是做或不做,都好;最怕的是將時間一直蹉跎在做與不做之間,不但一事無成還整天懊惱當初。任何一件事需要考慮的因素有百百項,但是我們不妨簡單把握兩個最高原則:
● 以前做過沒?如果沒有,就做!人生難得重來,能嚐鮮就嚐吧!
● 最壞情況會如何?我能承擔嗎?如能承擔,就做!趁年輕,跌倒了再站起來就是了!

二、事前的規劃
決定做以後,接下來就該認真花些時間去思考該怎麼進行,以下幾個重點要好好釐清:

做什麼事情
首先要釐清我們到底想要完成什麼事情,要做到哪個程度。初期的概念會很模糊,透過請教有經驗的師長前輩、網上搜尋、閱讀書本……等,對於想做的事會越來越清楚。模糊地帶越少,將來進行時會越順利,對於時間與費用的掌握也會越有保握。

好的開始,絕對是成功的一半。工作內容如果不明確,進行起來必定會是驚嚇連連。在這個階段,工作分解結構(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會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將所要完成的事情,由上到下,一層層拆解到最底層的工作包(Work Package)。

要花多少錢
雖說錢不是萬能,但沒錢確實是萬萬不能。有了確定的工作內容後,接著需要預估費用,並且考慮這些費用可以從哪裡取得,如需要借貸,如何才能償還。預估的方式,最好是由下到上,預估每個工作包的費用,再逐層累加上來。最後再加上一定比例的預備金,以備始料未及的意外花費。這個比例沒有一定,端看對工作內容的熟悉度,越是不熟的,要預留越多預備金。

多久可以做完
除了花費,可以同時估計所需時間。不同的作法,會需要不同的費用,所需時間也會不一樣。有些工作會有順序性,或是有些工作就只有某個特定人能做,或是只能在某些特定時間做,都必須在預估時程時列入考慮。

有哪些風險
我們都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們不應把事情想得太美好,只會發生那一二。因此,事先要做好最壞打算,把所有想到可能會發生的衰事,全部先列出來,然後逐一破解,先想好解決之道。此乃所謂「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是也!可以參照風險登錄表(Risk Register)的內容,隨個人需要增減。

相關人員有哪些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很難真正與世隔絕,不論做任何事,免不了需要與他人互動。即便是想要念哪一科系、哪所學校,這種很個人的事,還是會有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需要溝通,如:父母、男女朋友、親友師長……等。古有明訓:家和萬事興,人和萬事成。雖然利害關係人不見得都會參與我們的工作內容,但是他們的反對也的確會有負面的影響。利害關係人登錄表(Stakeholder Register)會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協助我們接觸利害關係人,贏得他們的支持,並化解來自他們的阻力。

三、執行與監控
事先想得再清楚,考慮得再週全,真正執行時還是會有出乎意料的時候。當事情進行不如預期時,我們就必須好好停下來檢討,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我們有機會修正,重返正軌嗎?還是當初想得太美好了,計畫有需要改變?甚至發覺根本不可行,應該毅然決然宣布放棄。

檢討時機可分為定期與不定期二種,定期視專案長短,可以每週、每雙週、每月、每季,甚至彈性調整。不定期則在有重大事件發生,足以影響專案時進行。每次檢討的內容應包括:
● 這件事還該不該做?預定的效益還存在嗎?
● 花費是不是仍在預算內?
● 事情進行是否如預期順利,不會延誤到最後完成時間?
● 風險項目是否有變化?
● 利害關係人的關注點有否異動?

四、最後收尾
事情最終完美開花結果,或是不得已中斷結束,總是有曲終人散,該出來謝幕的時候。吃頓飯、唱個歌、買點小禮物送一路上曾經幫助過我們的貴人,知恩圖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禮數要做到夠。如有向親朋好友借來的物品,也該清洗歸還。如果可以,做個紀錄,看看過程中有哪些經驗不錯可以延續下去,或是哪些做得不好,思考下次該如何改進會更棒。最後,想想該如何維持得來不易的成果。例如:
● 好不容易上了理想的大學科系了,該如何把握在學的每一天呢?
● 小小的可愛寵物店開幕了,如何才能永續經營下去呢?
● 終於擁有了完美體重,如何維持不變胖呢?
● 踏上了澳洲開始打工度假,這一年該怎麼不留白呢?
● 新廚房新氣象,以後如何保持乾淨明亮不油膩呢?

結論:
不管懂不懂專案管理,我們這一生當中,一直都有專案在進行。花點時間了解專案管理的精神,讓我們的專案可以走得更平順,也沒什麼不好。對我們一般市井小民來說,專案管理,並沒有太高高在上,專案管理,其實,可以干卿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