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力資源培訓界聲譽卓著的「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自2004年起,在執行長林由敏領導革新下,迄今12年多時間,使得該機構的合作講師從2人擴展到500多位;課程種類由2門課研發累積至400多種;而協會的觸角也從台北總部逐步拓展到中、南部和東部,發展至今,全國共計有11個產學合作據點。
文/洪禮甫, PMP
美麗與智慧兼具的執行長林由敏,並非生來就注定能夠成功。她原是電子公司祕書,轉職時遇到幫助她跨入人資培訓界的貴人,也意外發掘了人資培訓界的一塊璞玉。經過三年多努力,林由敏不畏挑戰、克服困難,帶領協會取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建置的訓練品質評核(TTQS)銀牌,努力多時不但有了回饋,也讓協會在業界立足於不敗之地,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辦訓單位。
秉持工作使命和專業 贏得口碑與肯定
許多人不禁好奇想問,「這樣的高績效,是怎麼辦到的?」林由敏緩緩道來,「我想是一股使命感和狂熱,不斷驅使著自己朝更高、更新的目標去挑戰;我也喜歡去做比自己能力高一階的事情,一旦達成了,會非常有成就感!」
她提到,協會官網的每日到訪量,從當初一開站的10人瀏覽數,增加到現在每天平均吸引2.5萬人次點閱網站資訊內容;而臉書粉絲團更是「從零做起」,目前已累積將近4萬名粉絲,一同掌握人資最新消息與趨勢脈動,其麾下的網路行銷部門同樣也繳出跳躍性成長的漂亮成績單。
此外,協會「企業內訓包班」的認證課程系列,近幾年也被中華電信、鴻海精密、日月光和SOGO百貨……等,超過50家知名大型企業客戶做為公司內部人才評鑑、晉升的標準,這在以嚴謹、高要求的人資培訓圈裡,更是一項莫大的肯定。
努力並聰明工作 才能樂在其中
「遇到問題或難關時,我總是想方法、用行動、去付出、速解決。」林由敏回想,初任執行長那幾年「蹲馬步」的時光,她要求自己不論平日週一至週五或是假日,只要協會有開課,自己一定會到場跟課,親自聆聽每位講師的授課情形、審閱講義內容,並主動了解上課學員的意見;若有學員當下反應偏離課程目標和預期時,她會利用下課空檔時間立刻向講師進行回饋和溝通,及時調整上課內容、課程深淺或授課方式,來提升學員們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就這樣,她一路依循「講師」、「課程」、「學員」、「地點」的績效指標和品質標準,嚴格把關每一堂課程,逐步完善了協會運作的SOP流程,從課程設計、宣傳招生、後勤服務及成本、風險控管等,每一個階段的細節都不容許馬虎。林由敏執行長興奮說道,「一點一滴積累多年的Lessons Learned,在2007年獲得訓練品質評核系統(TTQS)銀牌,總算得到了階段性的回報與肯定,這項榮譽可說是整個協會及工作伙伴們的心血結晶和定心丸。」
長期為企業提供主管培訓課程,林由敏給予主管們的建議是「傾聽」、「溝通」比命令部屬更重要,主管是公司的靈魂人物,部門績效不好,絕大多數的責任是主管的問題,而不是基層員工的問題;因此除了必須要讓員工清楚了解團隊的目標及願景,主管也應該適度引導基層員工有更亮眼的表現。
5-3-4管理原則 創造雙贏
提到職場成功心法,她建議上班族要養成「站在老闆的角度工作、看事情」的習慣,「才能讓貴人出現在身旁,從此平步青雲非夢事。」
另就CEO領導人的高度和角度來看,林由敏也提醒新世代工作者,「上班時務必要『抬頭實幹』,千萬別再『埋頭苦幹』;老闆要的是功勞和貢獻,而不是苦勞與淚水。」
她在多年前,就開始施行「5-3-4管理原則」:「把5人份量的工作交付給3個人執行,讓他們領取4個人的薪水」,不但強化了協會同仁們的工作效率、經驗值與成就感;高於行情的薪資,又可再激發出下屬的工作潛力,「是公司與同仁都雙贏的一石二鳥之計!」
文章來源:《專案經理》2016年12月號 SHERO時代來臨—女力崛起